您好,欢迎来到唐山职业教育网! 客服热线:400-8088-566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1月21日,北京市市长殷勇在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北京将牢牢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推进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携手津冀共同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区、示范区。
2023年,北京深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走深走实。今年,北京将持续提升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记者注意到,1月21日,《关于北京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北京市十六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计划报告》的八大任务之首便是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此外,在1月4日召开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空间协同规划是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重要抓手,要高质高效组织推进后续工作。坚持战略引领,科学确定“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的功能定位,细化分解指标任务,合理配置资源要素。深化多规合一,加强与新版城市总规、核心区控规、城市副中心控规和有关分区规划,以及津冀相关空间规划、发展规划的衔接。凝聚编制合力,坚持三地共同参与、分工协作。
“今年将更加自觉把北京发展放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考量,重点在推动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城市副中心发展、毗邻区域协同发展、平原新城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支撑。去年,三地协同编制完成氢能、生物医药等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在此基础上,今年将加快产业链图谱落地,“一链一策”开展产业链延伸和协同配套,培育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一批跨区域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北京市人大代表、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库研究员张夕勇今年的建议就聚焦在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冀如何携手打造“中国芯”?张夕勇建议,在设计、验证测试、制造、上车四个关键领域分别设立“小链长”,充分发挥“小链长”在各自领域的优势,拉通从需求、开发、制造到应用的链路,深入研究攻克技术难题,实现京津冀地区的“芯”产业全面规模化、产业化升级。同时,由政府、投资公司、芯片设计企业、制造厂、封测企业等联合出资,建立芯片开发平台,实现芯片的多环节深度融合,快速实现资源共享,减少投资风险,实现京津冀区域芯片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两翼”之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备受关注。1月20日,市人大代表询问、政协委员咨询活动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城市副中心还会吸引哪些产业?”“哪些国企会迁入副中心?”“环球主题公园还会有哪些新动作?”对于代表们的询问,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推动海昌海洋公园等文化旅游区重点项目落地;推进市属国企向副中心搬迁,加快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扎实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办好北京绿色发展论坛,推动北京绿交所强化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能力建设;对于备受关注的环球主题公园,今年将谋划推进二期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北京市域内的房山、顺义、昌平、大兴、亦庄这5座平原新城,也将成为内联中心城区、外携津冀的枢纽。今年北京市将研究制定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促进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商业设施等向平原新城布局,谋划推动“一城一快线”,加强新城对外快速交通联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提升综合承载力。
北京与河北、天津的毗邻地区也正在深度融合发展。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举例,通州区与北三县将建立区域产业协同机制,加快轨道交通平谷线等项目建设,厂通路及跨潮白河大桥将在今年通车;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将加快打造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北京与张家口协同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唱好京津“双城记”,抓好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合作园区建设。
山水相连的京津冀,十年来携手共进,从交通互联到服务共享,从协同创新到产业协作,三地协同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展望2024年,我们有理由相信,三地将立足各自资源禀赋,破解制约发展的裉节问题,强化协同、同向发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招生咨询热线:4008088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