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唐山职业教育网! 客服热线:400-8088-566
他山之石
2025年第22期(总第300期)
【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加强党对民办教育的全面领导,2025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加强典型宣传,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特开设专栏,集中展示有关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和民办高校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打造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品牌案例,示范带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质量整体提升。
黑龙江省坚持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党建工作一个标准、一样要求、一体推进,2020年印发《关于黑龙江省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党建结对共建的指导意见》,在全国较早以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形式,积极组织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党建结对、共建互促、全面提高,实现民办高校党建结对共建全覆盖,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民办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建立健全共建机制,推动结对共建由自主探索向重点发力转变
遵循学校发展规律和办学实际条件,强化目标性导向、过程性推动、结果性评价,推动结对共建工作成为支撑龙江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特色发展新模式。一是健全省校衔接、公民协同的运行机制。定期召开民办高校党委书记和组织部长工作会议、举办民办高校党组织书记论坛,指方向、明重点、促落实,增强民办高校推动结对共建工作的信心底气,提升公办高校开展结对共建工作的大局观念与自觉意识。在新的共建周期中,共建高校进一步明确重点共建任务,由“临时沟通”转变为“长期合作”,形成常态化共建机制。二是健全跟踪调度、闭环管理的长效机制。结合党建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对结对共建任务落实情况进行持续性调度,对先进经验支持鼓励、宣传推广,涌现出黑龙江东方学院“一责五进”工程、黑龙江财经学院“初心晚自习”、黑龙江工商学院“读写讲用”四维一体育人工作法等一批有影响、可借鉴的特色品牌;对工作迟缓不力的,督促提醒、加强指导。创新实施高校高质量发展增值性评价,将党建结对共建作为重要观测指标,对工作不力的民办高校缩减招生计划,把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责任落到实处。三是健全合理分布、供需对接的调整机制。立足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科学配对、综合考评、周期调整机制,省委教育工委指导共建双方根据办学地点相近、学校类型相似、学科专业相关、历史渊源相融等因素,摸清共建基础、规划共建方向、明确共建意向、确定共建单位,并以三年为周期开展综合评估,根据共建实效和新形势新变化,对共建高校予以调整。在新的共建周期中,38%的民办高校调整了共建对象,参与结对共建的公办高校新增2所,其中公办高职院校1所,共建高校布局结构持续优化,凝聚形成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龙江范式”。
二、丰富创新共建内涵,推动党建工作在结对共建中由“主要内容”变为“引领导向”
抓牢结对共建工作的发力点,打造结对共建的实用载体,将组织联建作为规定动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把关作用,激发结对共建工作新活力。一是夯实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省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100%党建结对共建,纵向深化院系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结对200余个,占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总数的41.15%。配套实施党建“对标创优工程”,民办高校获批全国高校党建“双创”标杆院系2个、样板支部11个,在省级高校党建示范创建中对民办高校单列计划、单设指标、单独支持,推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增效显著。二是提升党员干部队伍能力。加强党员队伍互学共育,探索建立互派党务与思政干部挂职帮带机制,以专题培训、互认党校教师等形式强化日常培训,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职岗位用于重点帮扶,以组织结对成效赋能队伍建设实效。黑龙江东方学院与东北农业大学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佳木斯大学选派二级学院党委书记兼任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帮助学校党建和依法治校工作提质增效。结对共建以来,共建高校联合举办党务培训238次、2.26万余名师生党员受益。三是树立“五位一体”融合发展范式。制定推动高校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意见,指导高校找准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结合点,带动黑龙江大学和哈尔滨剑桥学院激发学校专业优势互补、育人载体共享的聚力效能,通过“四同步、两提升、四实施”的建设路径,自主打造“友声致远”党建结对共建品牌,共同研发的AI党建学测平台成为一张“特色名片”。
三、全面提升共建效果,推动结对共建由民办高校主动向共建双方互动转变
找准供给和需求的契合点,以结对共建工作为基础,整合高校优势资源,实现“1+1>2”的共同发展新局面。一是持续拓展共建平台。指导共建高校开放政治理论学习、师德师风教育、科研实验等各类资源平台,实现优质资源互通,黑龙江东方学院与东北农业大学聚焦食品类优势学科专业建立共享教学实验平台,哈尔滨商业大学与哈尔滨广厦学院共建共享货币金融博物馆、“伟人印象”摄影作品展览馆及“红色动脉”爱国主义教育展馆,充实双方高校红色教育资源平台。结对共建工作开展以来,高校共建共享创新创业平台、成果孵化转化平台等各类平台共计24个。二是强化育人资源共享。推动共建高校间高水平教师互聘、精品教学资源课程互选、优秀学生学分互认、优质课题共同参与,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发挥国家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作用与哈尔滨师范大学共同开发党建带思政育人模式,哈尔滨剑桥学院助力黑龙江大学经管学院申报澳洲CPA,形成互助育人、共同提高的良好态势。三是引领共建领域多元发展。依托结对共建工作向共建高校专业特色、科研领域等延伸,哈尔滨音乐学院与哈尔滨传媒学院发挥音乐作品创编和新媒体平台运营特长优势共建“红色音乐传播矩阵”,所有共建高校联合举办论坛讲座、进行就业帮扶、开展课题研究、承办省级赛事等各类工作786次,参与人次达4.13万,形成了以党建结对带动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真正实现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促共赢”。
来源:思政司
上一篇:贵州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打造技能强省新范式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所有:唐山创元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冀公网安备 13024002000309号
备案信息:冀ICP备11020808号-16
联系电话:13313292299
电子邮件:cy@zhijiaow.com
技术支持:职教网 山东技校网 河北技校网
招生咨询热线:4008088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