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唐山职业教育网! 客服热线:400-8088-566

您所在的位置:唐山职业教育网 > 京津冀协同

京津冀协同

"一十百千万"工程 重点项目 职教集团(联盟) 培养和实训基地 职业教育专业群 统筹协作平台
法治护航 千年运河焕发新活力
2024-08-10 11:32

  文/李曼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活态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悠远绵长的文化基因,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

  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时间回溯到2022年,京津冀三省市人大常委会采取区域协同立法的方式,共同出台了《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2023年12月,京津冀人大协同监督第一次联席会议讨论决定,三地人大于2024年就《决定》的实施情况开展协同监督。这也成为了京津冀人大协同监督机制建立后的第一个协同监督项目。

  2024年4月24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启动协同监督工作。按照协同监督工作方案的要求,4月至6月为本地执法检查阶段。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分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文旅融合发展四个专题小组,同步开展本地执法检查。

  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构建继往开来的璀璨文化带

  北京地区的大运河纵贯千年,承载了宝贵的文化记忆,沿线文物等级高、时代跨度大、分布密集、类型丰富。保护好大运河,首先要保护分布其间的文化遗产。

  从白浮泉遗址、万寿寺、广源闸,到什刹海郭守敬纪念馆、万宁桥、玉河故道、南新仓,再到通州燃灯塔、文庙、佑胜教寺、紫清宫……沿着大运河由西向东的众多点位,都留下了执法检查组的足迹,一段段鲜活的运河历史映入眼帘。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断提速,运河遗址得到保护:攻坚完成白浮泉遗址腾退,大运河源头重现“九龙漱玉”历史景观;规划建设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并配套建设博物馆;万宁桥减负,重现古桥风采;通州区燃灯塔成为运河标志性景观……此外,作为运河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通州运河船工号子入选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让不少执法检查组成员感到欣慰。

  执法检查也发现,大运河文化内涵挖掘仍不充分,运河文化宣传推广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执法检查组强调,要加强大运河所承载的丰厚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和阐释,丰富大运河展览展陈内容和形式,探索设置沉浸式体验项目,推动大运河文化与时代元素相结合,不断扩大运河文化影响力,为新时代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推动河道水系治理管护,建造功能完备的智慧水利带

  水是大运河的现实载体。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如何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围绕不同河段的功能定位,科学配置和优化调度水资源,加快恢复和提升大运河河道和岸线保护、防洪排涝功能,是执法检查组所关心的问题。执法检查组先后来到温榆河段、尹各庄分洪枢纽、北关分洪枢纽等地开展河道水系保护专题执法检查。

  执法检查中发现,近年来,相关部门紧抓“治水”这个着力点,持续做好大运河全线贯通生态补水,有效改善水系资源条件;深入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较为充沛的水资源高效保障了大运河顺利通航,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大运河文化、生态、发展、民生、融合创造了新时代的运河之容。执法检查组还了解到,为有力支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本市不断完善水利设施管控,促进岸线保护和服务提升,增强大运河防洪排涝保障功能,保障沿线防洪安澜和文化遗产安全,统筹实现大运河的生态、防洪、供水、文化、景观、航运等多种功能。

  执法检查组认为,促进大运河水利水运功能的提升,能够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提供有效支撑,要坚持因地制宜、分段施策,不断加强对洪涝灾害预警和监测机制的建设,并在满足防洪、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持续做好涵养水生态环境,不断挖掘文化资源,让广大市民在亲近运河中感受运河文化魅力。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构筑山水秀丽的绿色生态带

  作为古老而伟大的人工运河,大运河沿线的生态环境承载着丰富的生物种类和自然资源。在北运河杨洼闸断面、五河交汇处(大光楼七孔桥)、武窑桥等地,执法检查组深入调研,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检查。

  据悉,自2017年以来,相关部门持续对大运河开展水生态环境监测和执法监管工作,大运河沿线水质持续改善,水质优良的河湖不断增加,主要河流稳定达到或好于水功能区要求,全线基本实现无Ⅴ类和劣Ⅴ类河段。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圆满完成,建成了甘棠、榆林庄船闸和新武窑桥,改造及新建滨水绿道50余公里,设置景观广场及亲水平台20余处,满足游人亲水、观景、休憩等多样化需求……如今的大运河宛如画轴,陆续铺展开一幅“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画卷。

  执法检查组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全过程,落实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持续做好大运河沿线水质监测和执法监管,不断改善大运河北京段水环境质量;要充分发挥大运河生态资源优势,塑造文化生态空间,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注重遗产保护成果回馈社会公众,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建设享誉中外的缤纷旅游带

  大运河不仅赋予了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如何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把大运河建设成为一条发展之河?带着这个问题,执法检查组开展了多场文旅融合发展专题检查。

  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水紧密相连,打造水陆观光旅游精品线路是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必选项。为深入了解大运河的旅游通航情况,执法检查组先后来到通州北运河、北京环球度假区萧太后河景观水系、潮白河等河段,详细询问游船通航和预计通航情况,并提出要不断提升游船航道品质,展示运河魅力,为民众休闲娱乐带来新的体验,切实提升人民幸福感。

  鼓励和引导运河沿线村镇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设一批功能完备、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示范带动力强的美丽休闲乡村、精品民宿,也是促进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的题中之义。为此,执法检查组深入村镇,详细了解沿线发展乡村旅游情况,并提出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带动农业提档升级、农村环境改善,助力乡村振兴。此外,执法检查组还了解到,相关部门积极发挥大运河对沿线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大运河旅游精品,成功创建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国家5A级景区,建成并开放大运河博物馆、北京艺术中心和北京城市图书馆,高标准推进张家湾设计小镇等运河沿线特色小镇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执法检查组强调,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要加强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积极开发大运河主题文旅产品,合理规划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完善旅游市场和发展环境,优化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促进大运河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上一篇:11项人力资源服务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修订发布
下一篇: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 唐山实施亿元以上与京津合作项目886项

主办单位:唐山市教育局 承办单位:唐山创元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唐山职业教育网 版权所有:唐山创元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冀公网安备 13024002000309号 备案信息:冀ICP备11020808号-16 联系电话:13313292299 电子邮件:cy@zhijiaow.com 技术支持:职教网 山东技校网 河北技校网

招生咨询热线:4008088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