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唐山职业教育网!
客服热线:400-6198-866
人才培养新方式,产教融合有创新!
2018-05-04 18:07
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双主体”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共同担负起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职责,实施协同育人、协同创新,是当前许多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联盟制、项目制、导师制”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受到了许多学校的推广。
依托“联盟制”校企共同实施创新平台搭建、项目资源开发、创新实践指导、技术服务开展、产品技术研发等活动,校企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联盟制”的实施把产业生产链、技术链等创新元素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是校企双方资源整合与对接的桥梁和纽带,为校企双方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基础条件保障,“校、企”协同育人与创新得以落实,解决了创新主体对接不畅通,协同创新“难”落实的问题。
“项目制”着力解决创新能力“难”提升的问题。该模式中的“项目”分为学习型项目、技术服务项目和科研项目三种类型。通过进行项目分析、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验收等环节,使得学生逐渐从技术新手到技术熟手,再到技术能手。“项目制”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引擎和载体,解决创新能力培养“说教多、实战少”,能力培养不深入,创新能力难提升的问题。
“导师制”着力解决创新人才“难”管理的问题。学校以项目为载体,按学习型项目、技术服务项目和科研项目的特点,分别实施“导学”“导做”和“导研”活动。项目实施过程中,导师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和企业深度合作,依托“联盟制”,营造创新实践环境;采用“项目制”,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实施“导师制”,提升创新实践管理水平,构建计算机类专业“联盟制、项目制、导师制”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联盟制”支撑了“导师制”的实施,“联盟制”与“导师制”共同保障“项目制”的落实,形成基于“联盟制、项目制、导师制”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最终达到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