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唐山职业教育网! 客服热线:400-6198-866
新闻报道
新华网北京2月22日电(郭亚丽)22日,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在京发布《中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首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该报告指出,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中职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报告》从第三方评价角度,从总体情况、学生发展、教育教学、产教融合、服务贡献、政府履责、挑战及对策等7个方面,综合呈现了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7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情况。
超四成高中阶段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
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报告》显示,从规模情况看,2017年,全国共有中职学校1.07万所,招生582.43万人,在校生1592.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总体规模较为稳定。从结构情况看,2017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职普比为42.1:57.9,在校生职普比为40.1:59.9,超过四成的高中阶段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从师资情况看,2017年,全国中职学校共有教职工107.62万人,专任教师83.68万人。相比2016年和2015年,生师比、学历、职称结构进一步改善。从办学条件看,全国已建成1000所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以及一批省级中等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学校,为全国2/3的中职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近3年,5项基本办学指标中有3项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13个省市对中职学校的综合测试抽样显示,2017年中职学生公共基础课平均合格率为90.85%,专业技能课平均合格率为92.35%,体质合格率达到89.62%。在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有3330名中职学生获得全国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2018年达到3594名。2017年全国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38%,对口就业率72.95%。
中职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行业参与职业教育愈发紧密
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引导中职专业主动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经过不懈努力,中职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学校积极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探索出一批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确定15个国家级开放式公共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批优秀教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中职互联网接入率近90%,数字校园的基础能力进一步提升。
《报告》指出,中职教育领域产教融合不断深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行业参与职业教育愈发紧密。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成立了56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覆盖了95%的中职专业,发布了近60个行业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和13个行业职业教育年度报告。二是校企合作改革不断深入。各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广泛开展订单培养、校中厂、厂中校、现代学徒制等探索,推动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改革。三是中职学校参与集团化办学热度高涨。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已经成立的1406个职教集团中,由中职学校牵头组建的集团有722个。四是现代学徒制试点持续推进。2015年起,教育部先后三批共遴选了552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其中有中职学校94所。18省份出台政策推进本地区试点工作,一些试点行业制定了现代学徒制实施行业标准。
人才支撑作用不可替代
促进中职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仍需改善
根据《报告》,201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406.4万人(不含技工学校),近八成毕业生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有效保障了新生劳动力供给;面向社会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培训173.07万人、岗位证书培训154.76万人;全年承担各类社会培训特别是企业员工培训463.99万人,为提升一线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做出了贡献。2017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5年,说明中等职业教育在改善劳动力素质结构,提升劳动力人口学历层次、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等职业教育为现代农业产业培养毕业生17万人,为中国制造打造新生代工匠51万人,为现代服务业培养急需人才246万人。
《报告》认为,中职教育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出现动摇倾向;区域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动力和能力不足;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仍需改善。对此,报告提出六大对策:一是强化基础地位,坚持发展重点不动摇。二是提高投入标准,扶持薄弱地区和学校发展。三是落实改革政策,充分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四是坚持立德树人,拓展学生多样化成才路径。五是设立专项引导,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升级优化。六是倡导新的文化,营造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
该报告受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由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副所长刘宝民牵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