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唐山职业教育网! 客服热线:400-6198-866

您所在的位置:唐山职业教育网 >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树德 增智 强体 育美 培养有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
2020-03-27 09:55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大中小学要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劳动教育体系,该体系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各学段必须贯通。二是贯穿学校、家庭与社会等方面,以形成教育合力。三是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四是有独立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的课程体系。专家表示,《意见》的出台,必将使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达到新高度。

作者:檀传宝(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

新时代为什么要加强劳动教育?如何扎实开展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经做出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和部署。准确理解、贯彻这一意见,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大要点。

  1.从新时代教育使命的高度准确把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教育使命,首先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性质决定中国教育的宗旨之一是培养有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强调要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式培育全面发展的人,在工人阶级取得政权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则应当有更为自觉、水平更高的教育安排。因此劳动者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强调劳动教育理所当然。正如《意见》所指出的那样: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新时代教育使命,另外一个重要内涵是指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中国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劳动教育。在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全新历史阶段,没有健康的劳动价值观引领,人们极易在丰裕的物质生活中迷失。与此同时,人们的“优势需要”也已经越来越聚焦于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劳动对于彰显人在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中的主体性、创造性,教育引导学生理解并获得积极的人生意义,都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2.在新时代历史坐标上深刻理解劳动形态的演变与劳动精神的坚守

新的时代,人类劳动的形态已经沧海桑田,发生了许多巨大的变化。比如:脑力劳动的比重空前增加,服务性劳动在GDP中的占比已经远远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创造性劳动的重要性无与伦比,复合型劳动已成为最为日常的劳动形态……因此站在新时代历史坐标上深刻理解劳动形态的演变,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方面,我们不能简单重复上个世纪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时期对于劳动及劳动教育概念的理解,将劳动教育等同于“学工学农”,而对脑力劳动、消费性劳动、创造性劳动等的重要性熟视无睹;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简单否定体力劳动、体力劳动者的重要性。《意见》强调“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在这个意义上具有教育实践的针对性。

此外,在新时代历史坐标上深刻理解劳动形态的演变,一定要与劳动精神的坚守相统一。人类历史川流不息,劳动形态会一直演变下去。但是无论形态如何改变,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真理从未改变。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一定要准确把握这一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3.用专业、创新的教育形式去切实求得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效

劳动教育和全部教育工作一样,都是一个专业性的事业,离不开对于教育规律的尊重。加强劳动教育一定要尊重各学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学习生活的实际、社区环境的实际,“大呼隆”“一刀切”的形式主义教育不可能有任何理想的效果。专设劳动教育的课程(如《意见》规定的中小学每周一课时劳动教育课),固然是劳动教育重要着力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但是劳动教育又应该有更为广阔的加强空间。比如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艺术、体育,甚至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自然学科都可能蕴藏着大量劳动教育的素材,各学科领域教学因而也都有因势利导、润物无声地开展劳动教育的可能性。又比如,师生互动、校园环境、课业评价、学校制度等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应当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只有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全部教育生活,劳动教育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

此外,当代社会的劳动教育乃至全部教育,都只有在与全媒体、自媒体所传播的教育信息形态的剧烈竞争中才能取得胜利。当代社会的少子化人口结构又使得今天的教育对象有着特别突出的个性或自主性。没有以理服人的互动模式、没有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劳动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受到教育对象的欢迎。既然时代不同了,教育对象已经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环境之中,劳动教育就理应不断创新形式。故探索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新形式,应当成为新时代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价值获得成长

作者:霍文轩(江苏省南京农大实验小学校长)

《意见》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做了全面设计,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和管理保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全面提高认识,落实劳动教育课程

《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这就要求学校始终将劳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重视劳动的独特育人作用。

  坚持身体力行,在劳动中体验价值

劳动的价值是一种深层次的幸福体验,不是在浅尝辄止的劳动体验中得到的浅显的、表层的快乐,而是通过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经受磨炼后,体会到的苦尽甘来的成就感。因此,学生参加的劳动,应是持续的、动态的、实实在在的真劳动。

如南京农大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体验一次种植活动”的实践学习,就是为期一年的真劳动。学校后山有近700平方米梯田,每年升入四年级的学生就成为它的“主人”,开展一年的种植体验活动。从整理土地到播种浇水、除草除虫直至收获,学生经历了完整的种植过程,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自己地里收获的蔬菜、水果,发自内心地珍惜。他们在分享劳动成果时真正体味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

  强调知识整合,在劳动中增长智慧

我们认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埋头实干的劳动精神,还要在劳动实践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围绕问题展开研究,整合所学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变单一的体力劳动为具有思维含量的创造性劳动,提升学生创新精神。

在实践学习中,孩子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我们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寻求问题解决的有效路径,提醒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譬如:土地形状不规则,为计算面积,他们根据测量的数据,画出示意图,请教数学老师。发现虫害,请教科学老师和治虫专家,选择危害最小的方法除虫。为保证最大的收益,还要一边种植管理,一边核算成本。

在劳动实践中,各学科知识得到拓展与整合,活化为解决问题的工具,真正实现了跨学科的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学生的劳动素养、科学精神和思维品质也得到了提高。

  注重问题讨论,在劳动中获得成长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促使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活动,应努力创设贴近儿童的生活情境,捕捉劳动实践中生成的问题,因势利导,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譬如在种植活动中,大家都希望得到土质好、靠水源近的地。面对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地块,怎样合理公平地分给五个班级?老师引导各班先拟出自己的分地方案,由推选的代表带到年级大会上展示,通过表决产生年级分地方案。智慧“圈地”让学生认识到社会活动要有规则意识,发生矛盾冲突可以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来解决。

劳动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各校都有一定的探索。然而,要深入理解和落实《意见》要求,还应进一步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特点,坚持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五育”相融,不断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努力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人生底色,彰显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成长意义。

  发挥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作用

作者:周俊(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教授,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研究员)

劳动教育是青年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意见》以建构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为经,以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为纬,构建了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模式的四梁八柱,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加强提供了基本遵循:

  设好目标。新时代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承载着培养合格建设者、接班人和开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双重任务,强化劳动教育首先要找准劳动与教育在技能人才培养上的结合点,设计规划好劳动教育实施方案。通过劳动教育,建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通过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明白劳动不分贵贱,尊重普通劳动者,弘扬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通过实训、实习、竞赛、创新创业等实践体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聚准问题。着力解决好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劳动轻教育、重专业技能学习轻劳动素质教育、重技能考核轻素养评审、重专业劳动轻生活劳动、重传统业态劳动轻新业态或新形态劳动等问题。围绕全面发展,致力于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进行劳动;围绕专业核心素养、专业核心能力、关键劳动技能,单独设课与渗透教学结合,完善人才评价模式;突出综合素质培养,强化劳动体验,珍惜劳动成果,学会生活自理;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与时俱进更新知识、升级技术,熟悉新工艺、掌握新工具。

  抓实重点。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加强劳动教育的首要任务。职业院校要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以“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为抓手,将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要点、评价方式、安全保护等要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围绕实践体验加强劳动教育,融合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关注手脑并用,着力过程亲历,将劳动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扬长补短。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要着力于自身优势的发挥和弱项的强化。强化劳动主题教育,夯实正确劳动观的理论基础;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强化劳动素养教育;融合课堂教学、专业实训、课外活动、顶岗实习、社会实践,建构职业院校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确保劳动教育多措而有主线,形散而又神聚;在持续重视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能力培养的同时,关注学生生活劳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夯实基础。职业院校要发挥好现有劳动教育实践资源优势,深化校企合作,丰富拓展劳动教育的实践场所;拓宽渠道,建好师资,保证经费,做好安全保障;坚持协同育人,对外积极争取家庭的配合、社区的帮助、企业的参与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对内统筹好学校劳动教育人财物资源,形成合力,聚力实施,统一行动。同时,面向社会广泛开放劳动教育实践资源,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为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师资培养及学生的实践操作、职业体验提供支持和服务。

  完善评价。立足类型教育,面向人才培养全过程,聚焦劳动品质,提升劳动技能,突出劳动实践,建构具有职业院校特点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尊重劳动价值置于评价首位,突出过程、关注情感、重视能力、讲求实效,融劳动素养、职业精神、劳动热情、专业学习成绩、技术技能水平、顶岗实习质量、社会服务成效、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体验收获等为一体。

 

 

​《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27日 11版)

上一篇:如何写好特殊时期的毕业论文
下一篇:劳动教育,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主办单位:唐山市教育局 承办单位:唐山创元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唐山职业教育网 版权所有:唐山创元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冀公网安备 13024002000309号 备案信息:冀ICP备11020808号-16 联系电话:13313292299 电子邮件:cy@zhijiaow.com 技术支持:职教网 山东技校网 sitemap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