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唐山职业教育网! 客服热线:400-6198-866
新闻报道
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更加突出从国家利益的大政治上看教育,坚定不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让大中小学思政课奏出更美丽的“交响曲”,走访百年企业感悟“实业救国”情怀,让学生在劳动教育熏陶中成为行动派……新春之际,神州大地热情澎湃,各地教育系统也干劲十足,正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以“起跑即冲刺、开战即决战”的姿态阔步前行。
【微镜头·一】
培养更多“黑土地上的红孩子”
在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一间办公室里,副部长李爽教授正紧紧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调研数据,沉浸在奋笔疾书的状态中。她主持的课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论研究”,已经到了关键阶段。
“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有了比较好的知识积累,到了大学阶段则表现出比较强烈的理论学习期待。这项研究就是要比较不同学段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需求,把握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办好思政课的规律。”立足于思政教育的现实需求,李爽认为研究应“接地气”,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为让大中小学思政课奏出美丽的“交响曲”,近年来,东北师范大学多次组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开展同课异构、同题异构和同上一堂思政课系列活动,努力打造一批大中小学思政课示范“金课”。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今年寒假,东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的学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华东之旅研学活动。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学生们的朗诵振聋发聩,信仰之根深扎心中。
“坚持学习精进是课业发展目标,兼怀‘国之大者’是理想信念要求。”东北师大附中学生庞文哲写下《立时代潮头 展北国风光》一文,结合当下“哈尔滨热”的文旅热点,讲述了生动的中国故事。
寒假里,东北师大附小大队委员会开展“做黑土地上的红孩子”教育实践活动。“站在先辈们曾经奋战过的地方,仿佛在与革命先辈跨越时空对话,我深刻理解了红领巾不仅代表少先队员的身份,更是对先烈精神的传承。”五(8)班学生张耕硕走进了吉林省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在这里,小小的他立下志向,要做一名红领巾宣讲员,讲好家乡的红色故事。
“思政课教师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努力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中小学同下一盘棋、共筑同心圆,才能真正推动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贡献。”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部长庞立生说。
【微镜头·二】
“小小讲解员”探秘研学基地
“姜老师、妈妈以及这里的叔叔阿姨陪我在博物馆练习了好多次,不管是讲解的声音、手势,还是表情,我都期待展现出最好的一面,也希望通过这次讲解,让更多的同学体会到张弼士先生等先贤的‘实业救国’情怀。”今年寒假,在学校的组织下,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南山路小学二(1)班学生张悦馨成为研学基地的一名“小小讲解员”。
南山路小学组织学生走进研学基地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学生们深度参与学校和基地“一对一”开发的研学旅行课程——“探秘大马路56号”。在“小小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展厅、探秘百年地下大酒窖,了解百年企业的创办历程,切身感受“实业救国”的家国情怀。
“研学中,学生亲手灌装当日出厂的白兰地,并带给家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感恩教育。”南山路小学校长王书宁介绍。
南山路小学成立于1895年,是一所横跨3个世纪的百年老校,也是烟台最早的工读学堂。近年来,学校每年积极策划组织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同时突出围绕“社会劳动申领制”,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为家乡“代言”,主动认领社会基地场馆的志愿讲解服务,倡导学生履行好文明导引、秩序维护等岗位职责,增强责任担当,厚植爱国情怀。其中,“探秘大马路56号”已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研学旅行课程。
【微镜头·三】
两块抹布“擦”亮成长底色
近日,浙江省东阳市白云中心小学举行了一次有趣的成果展示仪式。一(1)班学生吴享嵘和同学们一起快速整理好桌面,然后拿出一块蓝色抹布,熟练地擦拭起为自己服务了一学期的课桌。课桌干净了,他又拿出一块棕色抹布,蹲下身仔细清理地面。
在白云中心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份礼物就是这两块抹布。在去年9月的开学典礼上,吴享嵘从老师手里接过两块抹布时,还记下了老师的叮嘱——蓝色抹布用于擦拭课桌椅,管好个人卫生;棕色抹布用于清洁地面,服务公共空间。
白云中心小学以“大手拉小手”助力一年级小朋友的劳动技能快速提升,六年级的哥哥姐姐就是“小老师”。回忆起学习过程,吴享嵘的脸上笑开了花:“我的劳动‘小老师’就是我姐姐。回家了,姐姐还会再教我几遍。”在姐姐的带领下,吴享嵘已经将“浸”“搓”“漂”“拧”“晾”5个抹布使用诀窍牢牢记在了心里。他们的妈妈自豪地说:“家里擦桌子、擦柜子包括拖地这些家务,他们干得比我细致多了,而且姐弟两个经常抢着干。”
学校食堂是孩子们参与劳动的另一个重要阵地。每天用餐后,轮值学生会带着抹布前来清洁。清洁完毕后,检查人员依照评价标准奖励劳动币,学生们可以用劳动币兑换奖品。
“上星期,我用攒下的50枚劳动币兑换了一双手套送给姐姐,因为我要谢谢姐姐教会我这么多本领。”吴享嵘说。
【画外音】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着力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生态新格局。这是我国教育政治属性的必然要求。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核心议题,各地各校正提高育人的实效性,将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
各地主动作为、动作频频,奏响新春开工“交响曲”。乘着数字化的东风,北京将创新开展网络育人工作,研究制定高校网络育人工作指导意见;天津将以“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政治人才培养工程、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和教师体系化培训,将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的先进经验向中小学延伸;发挥红色“六地”资源优势,辽宁将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内蒙古将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种子正深深扎根学生心灵深处,让他们的人生第一粒扣子扣得对、扣得牢。(报道组成员:本报记者 李莹 魏海政 蒋亦丰 王阳 通讯员 卢鹏 闫冬 李爽 傅晓丽)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