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唐山职业教育网! 客服热线:400-6198-866

您所在的位置:唐山职业教育网 > 学习资源

公共资源

学习资源 业务交流 优秀课程
别过度沉溺看上去很美的“慢就业”
2021-06-15 15:05

2021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总规模达到909万人。进入6月,距毕业生离校近在咫尺,然而,在如此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与不少辅导员催促毕业生尽快找工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学生非常淡定从容地加入晃晃荡荡的“慢就业”行列。

其实,“慢就业”在过去也不是没有。15年前,笔者正上大四,学院在最后一个学期为毕业生专门组织了就业指导讲座。主讲者是学校的就业办主任,他殷切地告诫毕业生们,就业形势严峻,大家都要抓紧时间,别在学校里“晃荡”了。可这种苦口婆心的劝告似乎起不到多大作用,很多学生依旧该干什么干什么。

在当下舆论的定义中,“慢就业”与“正常就业”似乎成了相互对立的名词,在一些成熟的职业人眼里,年轻人晃晃荡荡,不赶快就业,总会有点“游手好闲”“不干正事”的感觉。只不过,在大学生“就业难”又赶上疫情的时代,舆论对“慢就业”也多了一些相对宽容的空间。

从学校来看,就业部门需要统计“就业率”,有考核要求,学校从大四第一学期就打响了“就业战”,及时向学生传递就业信息,第二学期从3月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统计、上报就业情况,学校巴不得每个学生都能“快就业”。

然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很多人不着急找工作各有不同的原因。有的是因为没有过硬的职业技能和竞争力,不得不选择“慢就业”;有的是找不到相对满意的工作,高不成低不就;有的是对考研、考碗、考编等抱有一种“执念”,不达目标誓不罢休,即使已经离校了,也不愿意将就着找份工作,准备继续二战、三战;还有些毕业生或是畏惧用人单位996压抑的工作方式,或是为了逃避单位复杂的人事关系,宁愿多晃荡些日子,也不愿意过早加入“上班族”大军。

于每个个体而言,快与慢似乎并不能成为衡量就业好坏与成败的绝对标准。按照职业发展过程来看,毕业后的三到五年时间,都是毕业生与这个社会磨合的过渡期、动荡期。一些年轻人对待工作的看法,需要一个成长、转变、成熟的过程,还有的年轻人需要在“慢就业”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和认识自己,着力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这个社会。

何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往往不会一蹴而就。记得笔者在研究生毕业时,相较于其他同学而言,和用人单位签约算是较早的,但工作不到一年,因为不适应单位的工作环境,不得不选择辞职,又加入择业大军。很多时候,合适不是靠主观上的感觉可以准确判断的,而是靠实践总结出来的。毕竟,每份工作都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每家单位都有自己的文化氛围、考核标准,只有进入工作环境中,在岗位上历练实践一段时间后,才能知道自己适不适合。

再者,选择一份工作,最终都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很多人在刚毕业时根本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往往只会看到工作的某一个方面,要么图稳定,要么看薪资高低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才发现有的工作需要经常加班,有的需要经常出差,有的考核压力太大……还有一些因素是之前择业时都没想过的,只有通过经验积累,才能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表面上看,年轻人刚毕业,还没有买房买车的贷款压力,大都处在“一人吃饱全家不愁”的状态,还有人因为有家长的接济,没有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那种紧迫感,晃晃荡荡地“慢就业”似乎对个体影响并不大。

但是,“慢就业”并不等于不就业,很多工作都会有年龄的限制,一般35岁就是一道坎儿,而通过“试错”找到适合的工作,也是需要付出时间成本的,每个人的青春毕竟有限,允许年轻人“晃荡”的时间也不会很长,频繁地跳槽往往意味着总是从头再来,并不能在一个行业、一份职业中积累深度的成长经验,也会给用人单位一种浅尝辄止、不够踏实的感觉。

这个社会选择一直“啃老”的人是少数,这类人往往也要经受世俗目光的另眼相看,多数人终归要锚定一份工作,不仅为实现经济上的独立,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慢就业”看上去很美,但每个人迟早要面对社会现实,不如找个时间认认真真地审视自己,适时地为“晃晃荡荡的青春”承担起一份责任。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

 

(责编:郝孟佳、温璐)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在服务国家发展中贡献青春力量
下一篇:教育部公布2021年高考网上咨询周时间安排

主办单位:唐山市教育局 承办单位:唐山创元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唐山职业教育网 版权所有:唐山创元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冀公网安备 13024002000309号 备案信息:冀ICP备11020808号-16 联系电话:13313292299 电子邮件:cy@zhijiaow.com 技术支持:职教网 山东技校网 sitemap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