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唐山职业教育网! 客服热线:400-8088-566
9月5日、9月6日,《唐山劳动日报》、《曹妃甸报》分别刊发《奠基,为了高质量发展——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优化学科纪实》一文,全文内容如下。
奠基,为了高质量发展
——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优化学科纪实
“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招生、当年入学”,2016年,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下称“曹妃甸职教城”) 曾创造了一个教育奇迹。
现在,两年多的时间匆匆而过,一批又一批年轻学子汇聚而来……
年轻的笑脸,迎着朝阳。在这里,他们积德修身、累积知识。不久,他们又将从这里走向企业车间,走向港口码头,走向万千工作岗位!
中国保信集团总裁、北京曹妃甸职教城有限公司总经理姚义纯说:“今天,他们在这里学有所成;明天,他们将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唐山乃至京津、河北的高质量发展助力。”
积小流而成江海。今天的学子,是明天的中坚。
奠基,从现在开始!
学校
曹妃甸职教城的建设,将与华北理工、唐山工职院一起,组团重构曹妃甸教育体系。
2016年2月,曹妃甸职教城在曹妃甸新城奠基开工。
2016年,那是唐山载入史册的年代:世界园艺博览会、“金鸡”“百花”颁奖典礼、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更有隆重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莅临唐山视察……
就在这叠加的“大事”中,曹妃甸职教城一期三所校区于7月28日建设完成,成为向唐山抗震40周年的献礼之作。
按照发展规划,曹妃甸职教城以“中国第一海港职教城”为目标,创建“以应用技术大学为引领、高等职业教育为骨干、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试验区”,着力建设“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混合制办学创新区、京津冀现代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引领区、生态智慧型职业教育先行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实验区”五个特区,最终建成以“职教胜地·工匠摇篮”为核心的“中国匠谷”。
然而,在人们的最初印象里,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概念”。真正托起它的,是学校。
曹妃甸职教城,又一次把自己的发展,定位在整个唐山、曹妃甸的发展之中:“立足曹妃甸、服务新唐山”,然后,“融入京津冀、迈向国际化”。在这里,“融入京津冀、迈向国际化”是构想,“立足曹妃甸、服务新唐山”才是支点——
曹妃甸的港口优势、土地优势以及园区化的产业布局,国家级、世界级的新型工业化基地等优势有着不可复制性。但是,伴随着产业的聚集,曹妃甸每年“蓝领”人才的缺口就高达两万人!
而放在整个唐山的层面上,尽管唐山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曾创造过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七个第一”,但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和新兴产业的崛起,对高端、复合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型人才有着更大的需求。
因此,2016年8月,“唐山实验中等专业学校”获得国家批准;2017年4月,“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获国家批准,两校分别开始面向社会公开招生。
从此,曹妃甸职教城开始从“概念”设计走向“内涵”发展——
2016年9月5日,唐山实验中等专业学校首批300多名新生报到,翌年3月,在春季招生中800多名学生入学;
2017年9月,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首批近千名新生入学;2018年9月,招收新生2000余名……
两年,步履匆匆。现在,唐山实验中等专业学校、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共有学生近8000人。其中,唐山实验中等专业学校已拥有港口机械运行与维护、机电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等12个专业;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则发展成机电工程系、护理与健康系、信息工程系、公共管理系及公共基础部5个教学系(部)的地方知名职业学校,其护理与健康实训中心,经专家鉴定达到了世界先进、国内一流水平,建成专业配套实验实训室9个、校外实训基地115个。
两所学校(院)的招生,只是曹妃甸职教城的发轫之作。姚义纯说:“在未来的发展中,曹妃甸职教城将与华北理工、唐山工职院和北京景山学校组团完成对曹妃甸教育体系的重构,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吸引并承接京津冀等学校的转移。”
专业
按照“一港双城”的特点,曹妃甸职教城每个学校的专业都有着明显的“唐山痕迹”“曹妃甸标签”
教育自有教育的发展规律;学校,也有学校的办学方向。这个方向,集中体现在专业的设置上。
职业教育尤其如此。
2017底,唐山“一港双城”战略开始实施,其要旨就是“港带产、产兴城,港产城互动融合”。从地理概念上,“一港双城”包括曹妃甸的“港”——曹妃甸港区、曹妃甸的“城”——曹妃甸新城。但是,它已不是一地一域的概念,而是在更广阔空间上的战略发展。
曹妃甸职教城地处曹妃甸新城,是“一港双城”核心区域,也是“一港双城”战略人才需求的集散地。
因此,曹妃甸职教城针对唐山、曹妃甸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尤其是按照“一港”“双城”的特点,合理、科学地规划了教学体系,特别在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适时调整、开设了16个社会急需、紧缺专业——
深水大港是唐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曹妃甸已经成为唐山发挥海洋优势、挖掘海洋潜力的“突破口”和“引爆点”。曹妃甸职教城立足区域性、全球性经济,依托曹妃甸得天独厚的海港资源优势,开设了港口机械与自动化、港口与物流专业等,以技术、管理、信息为基础,建设一批融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代理、包装加工为一体的人才队伍,着力打造骨干专业;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时代。曹妃甸依托曹妃甸新城建立了首个“大数据产业园”,以华为大数据中心、机器人研究院、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等为代表的大数据产业风生水起。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适应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开设了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移动应用开发等专业,人才、项目、平台三位一体,打造一批科研、孵化机构,发展“大智移云”产业链条。
作为首批开设全新专业的院校,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与健康系面向国内外,从拓展“医养融合”内涵入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精湛技术的健康护理人才,建立一支职业化的护理、养老照护队伍,构建和完善养老服务工程,以更好地承接京津冀养老产业的人才输送,应对老龄社会的到来。
不仅如此,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国际邮轮乘务管理……每个专业,都有着明显的“唐山痕迹”“曹妃甸标签”。曹妃甸职教城副总经理杨智淋说:“每个产业都与唐山和曹妃甸的主导产业息息相关。”
课程
曹妃甸职教城在学校中实行“课堂革命”和“智慧学习工场”,将“学中做、做中学”提升为“创中学、学中创”
今年6月2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大会,提出“全面推进曹妃甸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人才做支撑。而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元素。
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职业院校往往是“先学后训”,由于时间间隔,造成“学”“训”脱节。借鉴“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曹妃甸职教城打破传统理论上“课程在前、实践课程在后”的教学定势,实施“课堂革命”和“智慧学习工场”,积极探索“学”“训”相融的职教模式 ——
在课程安排上,教学、实训、生产、考证、技术服务等多种功能相互交叉,并及时更新、增加行业的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从而使学生更贴近生产实际,形成以用为本、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做到“学中做、做中学”。
今年7月2日,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京大学签约,就“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监测与智能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建立项目课题——课题研究汇聚了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教育学院等多个学院、多个学科的信息技术团队,让学生“学”;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先进的护理与健康实训中心和专业配套的实验实训室,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训”,最终通过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合作研究,将“学中做、做中学”提升为“创中学、学中创”。
这是一种创新。姚义纯说:“按照省、市领导‘校城’融合、‘产教’融合的要求,曹妃甸职教城积极推进职业学校和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同园区联结,共同探索职教供给侧改革的新方向,让学生成为‘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的人才。”
因此,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按照“港、产、教、城”的模式运营,与国内外名企、名校建立起不同形式的联系。目前,曹妃甸职教城已与中国华为、新开普,德国博世等国内外上百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并成立了职教城产教联盟,共同探索“双主体办学”“校中厂、厂中校”的合作模式,构建理论实践、技能训练、生产实习三大阶段递进式实训平台。
不仅如此,曹妃甸职教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优质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先后与英国皇家利物浦大学、加拿大西三一大学、德国手工业行会、中韩文化交流协会等国外教育机构签订了合作办学战略协议。2017年7月4日,曹妃甸职教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授予“战略合作单位”,并将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命名为“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
今年5月15日,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与英国新毕肯集团就开展师资培训、合作办学、留学教育、学生交换、文化交流、学术和科研合作举行签约,并为曹妃甸职教城英国培训基地成立揭牌,从而标志着曹妃甸职教城海外培训基地正式诞生!
“校城”融合、“产教”融合,一方面,曹妃甸职教城把学校的教学融入唐山和曹妃甸的建设中,另一方面,又为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基础。学校先后与曹妃甸的港口、物流公司,化工、钢铁等企业以及京津冀地区的多家企业和单位签订了用人协议,学校订单式培养的专业占到80%以上……
这是唐山,曹妃甸,是京津冀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活水”。
来自职教城宣传部
制作:李璟瑶 责编:李倩
招生咨询热线:4008088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