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唐山职业教育网! 客服热线:400-8088-566
课堂妙招|如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Big6教学法来了!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你是否曾为找不到高效的学习方法而苦恼?是否想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否考虑过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呢?今天,小编就要为大家介绍一个系统化的信息问题解决模型——Big6教学法。这一方法不仅会让教师更加高效地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和学习,还能帮助教师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通过实施Big6教学法,教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分析、评估和使用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一Big6教学法简要概述
Big6教学法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于指导学生在面对信息问题时如何进行有效的解决,由迈克尔·艾森伯格和鲍勃·伯克维茨在1980年代提出。该模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问题解决能力,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图书馆教育及其他各类课程中。通过这一框架,学生能够有条理地获取、处理、评估及利用信息。
二Big6教学法核心特点
1.任务导向:强调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探究和解决具体任务来学习和掌握知识。
2.信息素养培养:注重提升学生的信息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包括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应用。
3.结构化流程:提供六个明确且相互关联的步骤,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有序的一个学习框架。
三Big6教学法的六个关键步骤
01任务定义阶段
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这包括确定研究的主题、目标以及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该阶段是整个信息问题解决过程的起点,它为后续的信息搜索和处理提供了方向和目标。
02信息搜索策略
任务定义明确之后就需要制定一个信息搜索策略。这包括识别所有可能的信息来源,如书籍、期刊、网站、数据库等,并选择最佳的来源。在这一阶段,还需要学习如何有效地使用搜索引擎和其他工具来查找信息。
03定位和获取信息
确定了信息来源后需要智力和物理上定位这些信息源,并获取相关信息。这可能涉及到去图书馆查找书籍、访问在线数据库、下载文章或使用其他方式获取所需信息。
04信息使用
获取到信息后需要选择和使用这些信息。通过阅读、听取、观看等方式提取相关内容,并将这些信息应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一阶段强调对信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05综合信息
将来自多个来源的信息整合到一起,并组织成有意义的形式。这可能包括编写报告、制作演示文稿、创建项目或其他形式的呈现。综合阶段强调批判性地思考和创造性地表达。
06评价
该阶段需要检查和评估工作成果。这包括对产品效果的评价(例如,报告的质量、演示的效果等)以及对过程效率的评价(例如,信息搜索策略的有效性、时间管理等)。评价阶段有助于自我反思、学习和改进。
四Big6教学法的应用场景
Big6教学法可以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等各类课程中。无论是学术研究、项目报告还是日常学习,Big6教学法都能为教师提供有力的支持。通过这一系统化的过程,教师能够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信息检索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果质量。
亲爱的教师们,如果你也想帮助自己的学生提升信息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不妨尝试一下Big6教学法吧,相信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成长。若您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期待与您下次相遇!
招生咨询热线:4008088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