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新教师快速实现角色转变,9月5日,滦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以“滦水润心,匠育未来”为主题,隆重举办2025年新教师成长训练营暨青蓝工坊启航活动。
一、开营启新程
领导致辞明方向,凝心聚力共出发
开营仪式在庄重有序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马丽、副校长高岩、薄晓龙以及办公室主任蔡宗海、项目办主任尚翠荣、学生处主任张剑、教学常规管理中心主任张宝安、实训中心主任王志民、信息中心主任安树军、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樊丽凤、高考部主任马小君、机电部主任勾顺出席开营仪式。本次活动由魏坤老师主持。
马丽副校长致辞。在讲话中,马校长既对新教师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也围绕学校办学理念、职教发展使命提出殷切期望,鼓励新教师以初心筑梦,以匠心育人,为学校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三维强素养
师德筑基守初心,能力赋能促成长
本次培训以“师德修养、专业能力、发展规划”为三大核心维度,邀请学校领导、骨干教师担任主讲,通过专题讲座、互动交流、仪式赋能等形式,为新教师量身打造“成长套餐”。
(一)师德修养
铸魂育人守初心,政策领航明方向
第一讲聚焦“职教政策解读与学校发展规划”,帮助新教师把握行业趋势,融入学校发展大局。
知校史明方向 做好中职学子引路人
主讲人:项目办主任尚翠荣
第二讲围绕“班级管理及文化建设”,分享实用管理策略,助力新教师构建良好班级生态。
用爱和智慧点亮学生成长之路
主讲人:高考部23园林1班班主任任佳慧
用心育人,伴生成长
主讲人:机械部24机械1班班主任张桂荣
依据职校学生心理特点的沟通艺术
主讲人:心理咨询老师曹桂玲
守德育初心,创活动实效—— 中职班级活动策划与育人技巧
主讲人:德育处曾祯老师
第三讲解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期间全体教师移步思政教室,进一步坚定新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
主讲人:办公室副主任 张华伟
(二)专业能力
深耕教学提技能,实训赋能强根基
第四讲“课堂教学常规与方法”,详解教学流程与高效教法,夯实新教师课堂驾驭能力。
课堂教学常规与方法
主讲人:常规管理中心主任 张宝安
第五讲“实训管理规范”,结合职教特色,明确实训教学安全与质量标准。
实习实训8S管理
主讲人:实训中心主任 王志民
第六讲“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指导新教师运用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主讲人:信息管理中心主任安树军
现代教育技术赋能中职教学
主讲人:信息管理中心 窦景山老师
(三)发展规划
青蓝结对传帮带,誓言铿锵向未来
第七讲“教师专业发展与规划”指导新教师制定短中长期规划,为新教师指明成长路径。
点亮生涯,托举学生,成就自己——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与职业生涯规划
主讲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 樊丽凤
樊主任与新教师现场互动
以爱为基,以行立教——在师者成长中锚定职业航向,于育人实践里筑牢发展根基
主讲人:教师发展中心 刘健美老师
随后,青蓝工坊师徒结对仪式温情启幕,成为活动亮点。
名单宣读明职责
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马丽宣读2025年青蓝结对名单,明确“蓝师”需承担“传师德、帮教学、带技能”的责任,“青徒”要做到“虚心学、认真练、主动问”,形成“师徒共进”的良好氛围。
拜师行礼传温情
结对师徒依次上台,新教师向指导教师敬献鲜花、行拜师礼,鞠躬致敬间满含对前辈的敬意;指导教师向新教师赠送《师徒启言录》,扉页上的手写寄语饱含对后辈的期许,以笔墨传递教育经验与职业情怀。
师傅寄语中呈现了师傅对徒弟的殷切嘱托与经验传递,徒弟誓言中承载着徒弟对传承、成长及责任的郑重承诺,一张张师徒启言录定格了师徒间的期许与担当。
代表发言表决心
集体宣誓铭担当
老教师代表王小玉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的职教生涯感悟,承诺将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助力新教师成长;青年教师代表李佳欣作表态发言,承诺将以指导教师为榜样,刻苦钻研、勤于实践。最后,全体教师在青年教师代表的带领下庄严宣誓,铿锵的誓言回荡在会场,展现了新教师投身职教的坚定决心。
三、结业话未来
证书见证成长路,校长寄语启新篇
随着各项培训课程的结束,活动进入结业仪式环节。学校领导为顺利完成培训的新教师代表颁发结业证书,此证书不仅是对新教师阶段性学习成果的肯定,更是对大家未来职业发展的期许。
最后,校长贾艳蕊作总结讲话。贾校长首先对本次训练营的圆满举办表示祝贺,对新教师在培训中的积极表现给予肯定。贾校长强调,本次培训是新教师职业道路的起点,希望大家热爱职教事业,热爱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贾校长的讲话既温暖又有力,为新教师开启教育生涯注入了信心与动力。
此次新教师成长训练营暨青蓝工坊启航活动,既是滦州市职教中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优良传统的传承。学校将持续完善教师培养体系,以“滦水”之润滋养教育初心,以“青蓝”之契传承职教匠心,助力新教师快速成长,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摄影:魏坤、张华
编辑:张玉芳
审核:蔡宗海
来源:滦州职教中心
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