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南职教中心机电专业教师暑期援助惠达智能家居(重庆)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纪实
惠达智能家居(重庆)有限公司是惠达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与重庆市政府的合作项目,该项目位于重庆市荣昌区广顺镇,占地面积780亩,总投资15亿元。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投资4.5亿元,并计划2020年10月份投产,年产能110万件。在工期紧、任务重、严重缺乏技术人员的情况下,惠达智能家居(重庆)有限公司电气设备安装项目部向丰南职教中心机电专业部请求援助。经学校研究决定:由机电专业部黄军成主任率领董卫东、姜永全、李金杰、董玉泉等4名教师,还邀请了(原机电专业部骨干教师)现机修专业部骨干教师郑忠刚老师远赴重庆,冒着酷暑艰苦奋斗20多天,圆满地完成了援助任务。
一、学以致用,助力企业发展
本次下企业实践的主要任务是:厂房照明电路的安装控制;变配电室的安装与调试;电缆的铺设;动力柜的安装与调试,这些内容都属于电气设备安装的范畴。电气设备安装是丰南职教中心机电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课程既有理论课也有实践课。学生实践主要在实训室进行,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实训课题,而真正项目上的电气设备安装岗位,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现场安装经验,还需要有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
刚到厂区第一天,项目部领导安排老师们结合图纸熟悉现场,下午就带着工人进行安装。建筑面积4万多平米的厂房结合图纸要用半天的时间熟悉,任务量相当大,这就要求老师们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圆满完成任务。最困难的是照明电路的安装都需要登高作业,冒着39℃的高温,登上12米的高空进行作业,还没上台就已经汗流浃背了,老师们迎难而上,圆满地完成了高空作业,把吃苦耐劳的精神落到实处。
初到厂区,结合图纸熟悉厂房
黄军成主任在接电机线
几位老师在安装配电室,在几米高的柜顶作业,接的都是几十斤重的铜排,汗流浃背,一干就是一天。
12米高空作业
经过老师们和项目部工人的共同努力,共安装照明灯3600多盏,照明管线18000多米,照明控制箱132台,安装应急照明灯1300多盏,应急照明管线8000多米,应急照明控制箱68台。安装变配电室2个,其中变压器3台,进线柜、出线柜、补偿柜、联络柜共32台,安装动力柜263台,另外还协助其他部门安装了电缆桥架,铺设电线电缆,这些任务的顺利完成,为企业按照工程进度完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惠达智能家居(重庆)有限公司能够在10月份顺利投产保驾护航。
二、认真研究施工方案,加快工程进度
由于疫情影响,本应在2020年2月份进厂施工,结果拖延到了2020年7月份,但是竣工验收时间没有改变,致使项目工期非常紧张,这就要求老师们不但要加班加点加快工程进度,更要保证工程质量。白天,老师们和工人一起施工,晚上还要把施工图纸带到宿舍认真研究,精心设计施工方案,力争把因疫情耽误的工期赶回来。
在机电专业部教师进厂时,照明及应急照明电路的施工正在进行,原施工方案是:根据图纸测算出照明灯的位置;两个工人配合,其中一个工人登上升降平台进行安装,另一名工人在下边为其准备施工所需材料,根据安装工人给出的尺寸切割穿线管,提供接线盒,按照角度要求对穿线管进行折弯等工作。机电专业部老师到场后首先的工作就是负责照明电路安装(因为当时动力柜,变配电室的设备还没到场),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老师门调整了施工方案,新的施工方案是:根据图纸,利用CAD软件测量出灯的具体位置、灯与灯的间距、照明控制箱的具体位置等主要参数,然后根据这些参数计算出照明穿线管的长度,需要折弯的角度。在根据计算的结果用切割设备大批量的进行下料(以前是使用角磨机用一根切割一根),然后带着下好的料每个人一组进行照明电路安装。由于照明电路的安装需要登高作业,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确定了新的施工方案后,需要把新的施工方案上报给甲方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经过组织专家论证后才可以实施,新的施工方案很快通过了专家论证,令项目组刮目相看。这样,通过变更施工方案,极大地提高了安装效率,加快了工程进度。
三、认真研究图纸,破解施工难题
在施工过程中又遇难题。甲方(惠达智能家居(重庆)有限公司)突然提出设计变更,变更内容是:照明电路的控制方式由原来的一路一控变更为两灯一控,特殊情况可三灯一控,并且甲方只是提出了变更通知,没有提供变更后的图纸。设计变更后,施工难度加大了,工程量又突然增加了。变更前:安装穿线管,只是一路安装一根穿线管,穿线的时候也是一路只穿两根线,变更后:安装几根穿线管,穿线时需要穿几根线都要根据变更前图纸进行计算。这可难住了现场施工的技术工人。老师们通过认真研究变更前的图纸,结合设计变更要求,计算出穿线管的数量,导线的根数,并在原图纸上进行修改(计算工程量时用),然后把新的参数告诉现场施工的工人,难题就这样解决了,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四、技术引领,培养后备技术人员,保证顺利竣工
随着电气控制柜安装到位,电气控制线缆铺设完成,接下来控制电动机、电气控制柜、总变配电室所有电气线路的安装重任全部落在几位老师的肩上。他们不畏艰辛,分组施工,勇挑重担。施工过程中还不忘对其他技术工人进行现场培训,后期又对五名技术骨干进行一帮一技术指导。
开学在即,老师们不能全部完成所有线路的安装,不得已离开工作岗位,几名技术骨干在他们临行前还重点询问技术要领。在回到学校这几天,老师们还经常利用网络微信对安装现场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答疑。现在现场的几名技术骨干已经开始带徒弟,一起进行电气线路施工,电气线路施工技术团队不断壮大,保障了工程能够顺利竣工。
姜永全老师对工人进行培训,以便接续工作
五、走访毕业生,为今后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
电气设备安装项目部共有丰南职教中心机电专业毕业生10人,其中98电器班孙立喜为项目部经理,01机电1班董化林为施工队队长,07机电2班赵晓雷为施工队副队长,他们已经是企业的管理者和技术骨干,老师们专门与机电专业毕业生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在企业的工作情况,也为机电专业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因为在施工现场能识读施工图纸的技术工人寥寥无几,严重影响施工质量与进度,所以毕业生们建议,在课程设置方面开设《CAD制图与识图》课程;在施工方面和变配电和安全用电方面,列出了很多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建议除了培养学生掌握电气安装的基本技能、规范、技术要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精神,让学弟们多走出校园进行“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这些意见和建议都为今后我校机电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
六、教师得到了锻炼,对实践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八月的重庆骄阳似火,闷热的天气让人难以忍受,但丰南职教中心的六名领导教师,依然冒着酷暑和项目上其他工人一起工作,一起吃住。每天工作9个小时以上,老师们每天都是高标准、严要求,最早一批到项目场地,下班后为了第二天施工顺利进行,还要到办公室看图纸及进行现场勘察,总是最晚一批回到宿舍。
8月4日晚上8点,郑忠刚、董卫东两位老师步行3公里到施工现场打着手电进行勘察。开始听到了很多工友的质疑声:“这批老师干啥来了?他们能坚持吗?看他们能坚持几天?”
老师们在项目上的表现打破了种种质疑。老师们没有辜负校领导的嘱托。在黄主任的鼓励带领下,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不但坚持到了最后,而且保证了工程的质量,缩短了工期,保证了工程进度。
重庆天气炎热,整天都是桑拿天。许多老师身上都出了湿疹,黄军成主任前胸、后背出满了痱子;郑忠老师走的两脚都是大血泡;姜永全老师在安装桥架的时手上磨出了血泡;李金杰老师胳膊上的湿疹到化脓的程度;董玉泉老师在安装桥架时上臂拉伤,疼的整夜不能入睡;董卫东老师在安装照明线管时,使用炮钉枪,由于枪管堵塞,致使脸部受伤,回家几天以后才从脸部取出弹片。多位老师轻微中暑,时常因水土不服跑肚拉稀,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也没有一个人请假休息,一直克服困难,坚持工作,所有力量的源泉都来自“不负使命,为校争光”的坚定信念,是它,在支撑着他们。
干完活,脱下的工作服如同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这并不靓丽的背影,恰是丰南职教中心的脊梁
深入企业顶岗实践,不仅使老师们体验到了企业工作的艰辛,更重要的是熟悉了企业相关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发现了教学内容和实际工作需求的脱节,了解了职业岗位对岗位人员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为今后机电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符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中等职业教育新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段时期里,他们就像企业工人一样上、下班,从事企业员工相同的工作,在实践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书本的知识和实际工作需求存在的距离,在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到企业实践,老师们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通过与企业人员的交流,了解到了企业最需要的技能和最急需的人才,与此同时,通过参观和个别请教等形式,重点对于技术岗位的设定、电气设备安装的主要流程等方面做了调研,最终明确了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本次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对于创新和完善机电专业“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制度,优化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通过此次对企业的技术援助,企业领导和工人对我校专业课教师的技术和敬业精神给以很高评价,为进一步校企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撰稿:黄军成
编辑:赵秀山 袁昊
来源:丰南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