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追求一个目标永不服输,凝成一股力量战无不胜,做出一个成绩卓尔不凡。在创建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临床类别)的过程中,他们整理正式评审材料塞满9个档案盒,捋顺89条细目,成型材料1600页,起草制度文件31项,整理原始材料4000余页。夙兴夜寐,历时55天,终于做到了基础条件能够基本满足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基地建设要求,并且达到国家基地标准建设要求。
考务办公室团队合影
一腔热忱,全心付出;没有豪言壮举,只是默默行动,有一种感动在幕后,他们才是真英雄。
敢担当 初挑大梁聚人心
创建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临床类别)第一步就是成立考务办,在第一时间王小慈这个核心人物上线了,她顶住了压力,用热情的光芒把一个团队凝聚了起来。
“这次考试基地的顺利建设,王小慈可是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李承钧老师作为考务办的一员首先发言,“这个项目体现了学校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也扩大了学校的宣传和影响力。这个任务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小慈的工程量很大,她要先跟唐山卫计委的负责人交流,把64条创建标准吃透,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创建出考试基地的规范流程,最后把纸上的制度用于现场实践,那是相当的劳心费神,可以说最辛苦的就是她”。
这是一个老教师眼中的新力量,更是作为团队一员给予她最高的评价。
“在考试基地的创建过程中比较关键是考务办,它是一个是综合协调部门,也是这项‘工程’的灵魂。”王小慈说,“最初接到这个任务我也是一团烂麻无从下手,虽然有唐山卫计委的领导指导帮助,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医师资格考试完全是一片空白,专业概念、专业设备、专业流程都完全外行,迷茫、困惑让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后来我们小组一商量说不能总是盲目的被动工作,我们要理出自己的思路,于是费翔和王钰就按照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考站,每一个区域做了一个整体考务流程的方案,而这个方案也成了资料里最原始的依据,最核心的实施方案。也是因为她们一遍遍的跟着模拟考试,在考试过程当中各考站人员经常看见他俩,后来就流传下来一句话,有事找费翔,有事找王钰”。
善开拓 勇承重任创特色
在考试基地创建的材料当中,细节的变化不胜枚举,哪怕只是一个词组的顺序不对,面对省里和国家的高标准、严要求,在审核的时候全盘材料都要推翻重来。为了细节完美,考务办历经了三次大的资料重组,一组词换了,但凡涉及的内容都要同步更新,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不断修改,终于理顺了逻辑关系,完善了索引目录,达到了国标要求。
王小慈说,“今年唐山市还有其他两个类别的基地创建,分别是中医和口腔考试基地,他们第一次来学校考察交流时,曾经对我们的材料提出了很多尖锐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各种质疑,当时受到的打击特别大。但好在我们的团队及时调整,化压力为动力,中间我们结合自身特色,重整并丰富资料。再次交流时,我们的努力和坚持换来的是这些领导的刮目相看,第一时间加上我的微信,把能对外公布的材料流程、照片等能要走的都拷贝走了。我们也算是逆袭成功,唐山市卫计委以我们的材料为基准,统一了基地建设标准,我们的精髓成为了另外两家的参照范本,最终由学习者蜕变成了授予者。经过河北省卫计委的考试培训中心的推荐,邯郸市也组织了考试基地的负责人来学习我们的创新做法,拿走了借鉴资料,一系列的转变让我们一下子找到了自信,在基地建设上越来越有章可循”。
能创新 精益求精筑精品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教育研究院的王旭表示,她本来是临时过来给王小慈打下手做辅助的,在整个基地的建设过程过,虽没上前线,但资料是怎么组建起来的,她看在眼里。小到文件夹的标签纸要用什么颜色和材质,什么字号,什么标题;64条制度细则怎么分,是考官制度还是员工细则都应该放在哪个档案盒里,第几章第几序要怎么查找,第几段第几条要如何能迅速检索出来都在小慈的脑袋里装着呢,系统成册不难,难得是条理清晰检索方便。
“看着他们每天风风火火忙成一团,我特别感慨,记得9月27日省里来检查,前一天才发现有两个加起来一百多平方米的广告布没焊架子,为了第二天的检查,费翔跟冯程帮着广告公司的焊工忙活了一宿,终于在凌晨的时候把两个画布摆放到了该立的位置,第二天满眼的红血丝坚持的扛到了检查完毕,90后的年轻人也能扛得住事,抗得过压,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王钰表示,“考试基地能创建的这么成功,是因为有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团队在推着我们前进。比如流程上到了第一考站,笔试考试前监考老师需要核对考生信息和题组号,我跟费翔在串流程的同时,就要盯着过程是否顺畅,学生与监考官有无问题和遗漏,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记下来,回来后修正流程,并在总结会上告知监考人员和考站人员按照新的标准去执行。小的细节都是一遍一遍的跟过来,甚至修订到最后连工作人员的话术都订正成册,面对一些突发状况可以提前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再繁复的东西也离不开最根本的一钉一卯,细节是万事万物的源头,欲要成事,方寸之间显功力,细微之处见真章!
有作为 团结实干出成绩
“学校有个基地创建群共108个人,我们开玩笑说正好108将。”王小慈说,“群里都是学校的老师,但王旭却不在这108人之内的,她的名字也鲜少出现在领导和同事眼中,因为她是从教育研究院借调过来的,白天忙完手头工作,下了班干就是半夜一两点,打印机的刷刷声是陪伴我们的小夜曲,伴我们熬过了无数个被A4纸填满的夜空。”
令人感动的事何止一件。“国家组来检查的那天一大早,我开车去实训中心,远远的看见看见冯程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护理中心的门口,我问他有啥要忙的,他说的特有条理,今天一共几件事,几点几点要干啥,我又问了一句,你吃饭了吗?他说没有。我把手里的包子递给他,他把包子满口满口的塞在嘴里,寒风中连口水都没有,就这么凑合着把早饭解决了。当时我的心里一紧,特别不是滋味,心疼和感动,烦累和压力,在国家复审反馈会结束的那一刻,全都释然了,因为我知道,每个付出的人都是最成功的,都是值得的”,王小慈笑着说。
在最后一次国家领导专家反馈会上,专家表示,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的材料准备是他们分区分片所有基地检查中最好的,这是对以王小慈为主的考务办公室团队最大的褒奖。
自古成功无捷径、千锤百炼始成钢。这是一群默默无闻的耕耘者,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战略定力,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百倍信心,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责任担当,每一次出场都彰显无穷的力量。他们以淳朴的风格和坚毅的脚步,走出自己的节奏与特色,当新的挑战来临时,他们选择振翅高飞。
来自:职教城宣传部
撰稿:于春梅 摄影:宣传部
制作:于春梅 责编:李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