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职业教育网

院校展示
学院介绍专业设置招生简章联系方式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学校新闻

曹妃甸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18年度教育质量报告

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编制和发布2018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的通知 》(冀教职成函〔2019〕1号)文件精神,在对本校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数据采集、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现将本校2018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报告如下。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唐山市曹妃甸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始建于 1993 年,由唐山市曹妃甸区人民政府主办,校址位于唐山市曹妃甸区唐海镇长丰路 1 号,是全民所有制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现与唐山市曹妃甸高级技工学校、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唐山市曹妃甸区分校、唐山广播电视大学曹妃甸区分校实行一体化管理,是一所融中等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成人大中专学历教育和社会短期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国有办学实体。2009 年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0 年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2014 年 8 月获批唐山市曹妃甸高级技工学校,2016 年成功获评河北省职业教育质2018 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 2量提升工程名牌校。2018 年,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曹妃甸区平安建设先进集体、曹妃甸区先进学校。学校占地面积 66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54500 平方米,固定总资产 5276.5 万元,其中2018 年新增资产值 1087 万元。

1.2 学生情况

学校现有全日制中专在校生 1772 人,2018 年招生 671 人,学校年招生规模稳定在 600 人,生源主要来自唐山市曹妃甸区及周边县区。2018 年毕业生 501 人,就业率 97%,就业对口率76%;学校开设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电气运行与控制、汽车制造与检修、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物流服务与管理、焊接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应用、航空服务、电子商务 11 个专业,学生巩固率达 95%以上。同时学校承担区域内社会职业培训、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及企业员工素质培训等培训任务,2018 年累计培训 2210 人;与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河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唐山学院联合开办成人学历提升班,成人大中专、本科函授在校生累计 2506 人。

1.3教师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力量雄厚、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总量不断增加,2018年通过招聘引进17名教师充实到教学一线,配置状况总体得到了改善;教师年龄结构不断优化,中青年教师成为专职教师的主力军;教师学历结构不断改善,高学历教师比例增加。学校现有教职工208人,其中专任教师130人,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比例达100%、硕士及以上学历比例为9%;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为19%;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为53%;专任教师中专业教师73人,其中双师型教师57人;学校聘请兼职教师31人,占学校编制内专任教师总数的24%;师生比为1:13.5。

1.4 硬件设施

学校建有校园网、多媒体、校园演播系统等现代化教学管理系统。2018年投资860万元新建4723平方米的机电实训楼;投资158万元完成了校舍维修项目,主要包括第二教学楼外墙维修、电力外网改造、天车维修、宿舍楼防水维修、暖气维修及其他基建零星维修;投资50万元完成了649平方米的室内篮球馆改造,极大的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校内建有机电实训中心、计算机实训中心、汽车维修实训中心、焊工实训中心、社会培训中心共 5 个校内实训基地,41个实训室,比 2017 年增加 12 个;实习工位数 997 个,比 2017年增加 47 个。2018 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1996.56 万,比 2017年增加 220.36 万。学校图书馆建筑总面积 1086 平方米,设有教师、学生阅览室,可同时容纳 300 人阅览,同时设有电子阅览室,可同时容纳 80 人上机阅览。现有纸质图书 5.77 万册、电子图书 15 万册,各类报刊、杂志共 170 余种,比 2017 年增加 1695 册。

学校设有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点、河北省电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实训基地、CEAC 国家信息化教育认证合作院校、社会培训中心 机电实训中心电工实训室 钳工实训室2018 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 7曹妃甸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4 个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可进行电工、钳工、车工、焊工、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汽车维修工、物流管理师、CEAC 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等 11 个工种的技能鉴定。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2.1.1 学生德育教育情况

学校秉承“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育大纲》要求,开齐开足德育课,主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政治经济与社会》等系列课程。以活动为载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校生犯罪率为零。学生文化课合格率 90%以上,专业技能合格率 98%,体质测评合格率 98%,毕业生 412 人,毕业率 100%。

2.2在校体验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化积淀,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构建多彩课余生活等方面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学生理论学习满意度达 96.7%, 专业学习满意度达 97.5% ,实习实训满意度达 98% ,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达100%,校园安全满意度达100%,生活满意度达95%。学生德育工作情况、思想政治状况满意度95%,相比上一年度提升了3个百分点。学校还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后续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撑,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达95%。

 

2.3资助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免学费、国家助学金以及贫困生助学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办法》,构建了“免、奖、助、补”的助学工作体系。助学金的发放,严格按申请、评选、公示、审核程序进行,及时足额发放。2018 年,学校共计免学费 343.275 万元,发放国家助学金 29.8 万元,发放校内奖学金 2.55 万元。

 

2.4就业质量

学校历来重视就业跟踪指导服务。2018年,与企业、政府联合举行两场招聘会,各企业提供岗位500多个,涉及机电、电气、焊工、汽修、物流、机械加工、平面设计等专业,意向签约率达100%,430名学生全部上岗。2017年毕业生人数412人,直接就业人数406人(含升入高职学校41人),就业率98.5%,对口就业率84.7 %。2018年毕业生人数501人,直接就业人数486人(含升入高职学校170人),就业率97%,对口就业率76%。

2.5职业发展

学校积极开展学生职业指导工作,邀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优秀毕业生以作报告、座谈交流等形式增强学生的职业观念和就业信心。通过专业教育贯穿学生学习全程、开足开齐职业生涯规划课,推进学生的职业发展。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均得到了社会的好评,特别是得到了相关企业的信任。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我校坚持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专业化建设之路,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科学设置专业,建立了“市场调研—专家论证—主管部门审批—专业开设—跟踪完善”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动态调整,专业和课程负责人到企业调研,每年6月份、12月份召开企业、学校方共同参加的人才培养方案审核论证会,修订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最终形成新一级人才培养方案汇编。

3.2教育教学改革

3.2.1公共基础课

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缩减教师讲的时间,把课堂留给学生,让课堂活起来,改变一张卷考试的现状。本着“文化课够用”的原则,明确语文、数学、英语、德育各门课程在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地位、作用。语文课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学会用文字表达情感、完成工作公文交流,因此将学生朗读、写作、演讲等作为重点;数学课主要是为专业课服务、为解决生活问题服务,哪个课题可以解决哪些问题,让学生搜集素材,给同学们展示,教师成为引导者;英语课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情境对话,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准备后完成;德育涉略面较广,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政治经济、文明礼仪、就业面试等,课堂更容易组织。考试形式采取现场展示、情景对话、课题设计等形式。

3.2.2 专业设置

学校每年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经过深度调研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形成可行性论证报告。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和国家、省厅有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制定学校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在执行方案的过程中,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每年针对重点专业发展方向、职业能力和教学内容安排、专业师资和实验实训设备建设等方面进行滚动式调整。目前开设专业11个 ,其中电气运行与控制、汽车制造与检修、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3个专业为河北省骨干专业,也是与高等职业院校开展“3+2”分段培养的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为河北省特色专业。2018 年通过整合机械系和电工电子系,完成了机类和电类专业的更好融合;通过与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的资源共享、深入研讨,加强了机电设备安装维修和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内涵建设;通过开展校内服务,使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市场需求,三个骨干专业均得以发展;同时,结合区域特点,通过聘请芦苇工艺美术师郑淑敏来校指导专业教学,并安排教师外出参加专业学习,促使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旅游产品设计与制作方向)取得长足进步,并顺利通过省级特色专业验收。

 

3.2.3课程建设

大多数专业课程实行分段设置,第一学期开设各专业基础课程,第二学期至第四学期开设专业课程及实训课程,第五、六学期顶岗实习。对“订单”培养的专业,采用校内教学与工学交替形式进行,尝试学徒制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企业需求。国家规定的公共课、专业课和专业技能必修课程全部开齐,课程比例合理,符合教育厅、人社厅有关教学文件要求。学校还按要求在德育课中增加了时事报告内容,在语文课中增加了普通话教学内容,使全体学生在毕业前能取得普通话等级证书。所有课程都有学期教学进度计划,且均能落实。

 

3.2.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坚持“1+1”的特色实训模式,实行 1 周理论与 1 周实习交替培训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计划安排中,理论课时与实训课时比例为 1:1,确保学生有充足的实训时间,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为第 5、6 学期下企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引进企业管理理念,实训中推行 7S 管理,按照企业生产模式仿真演练,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派发任务工单,推行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经历从收集信息——制定工作计划——策略实施——质量控制检测——评估反馈整个工作过程,让学生以职业人的亲身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2018 年学校在 2017 春级计算机平面专业中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安排学生到非凡广告有限公司进行工学交替活动,不仅检验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同时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也为教学计划修订、课程调整提供了依据。2018 年,我校派出 6 名学生,参加了在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举办的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技术技能比赛,分别获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个人二、三等奖;电气安装与维修个人三等奖。在河北省技能大赛中,汽车维修基本技能、网络搭建及应用获团体三等奖。在第 45 届世界技能大赛河北省选拔赛平面设计项目的比赛中,我校学生郑紫依获得个人第八名的成绩。在唐山市中等职业学生技能中,我校获得维修电工团体第二名,汽车维修工团体第三名,焊工团体第五名的优异成绩

2018 年,学校按照“升学就业两线并举”的办学思想,在全力推进学生就业的同时,不断扩宽学生升学渠道,目前与天津经贸学校、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北京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等均开展联合办学,通过对口升学、中高职衔接等为学生的高层次升学与就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2018 年,与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2”中高职衔接招生 100人,170 人参加了普通高考单独招生考试、对口升学考试、天津春季高考,均被高等专业学校录取,升学率达 100%。

3.2.5信息化建设

学校有满足网络教学和信息化管理需要的软硬件设备设施,建有外网出口 200 兆的校园网,拥有 50 个触摸一体化多媒体教室,仅教学机房计算机就有 641 台,平均每百生 39 台。学校为每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建立了录播室、视频直播中心等现代化教学系统,并建立了无纸化办公平台、学生无纸化考试平台,实现了教学手段现代化。依托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平台(职教高地),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完善试题库建设,并将课程教学资源全部纳入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方便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目前学校拥有多媒体数字教学资源总量 20TB,网络课程 1 门,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课程比例达 100%。学校建立了独立的网站,内容丰富,更新及时,并构建了各种交流平台,运转良好,有效地展示了我校的办学风貌。

 

3.2.6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与上汽唐山客车有限公司、首钢机电公司曹妃甸检修分公司、二十二冶集团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唐山市众盛汽车修理有限公司、首建集团第一冶金建设工程分公司、首钢长白机械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韩京(唐山)电气工程有限公司、北京首宝核力设备技术有限公司八家企业挂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并与多家企业长期合作,能够满足学生实习、实训、就业需要

3.2.7教学资源建设

学校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平台,建立了学校教学资源库,各系部、各教研组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并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学校为会计电算化、物流服务与管理等专业购买了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有效地降低了实训成本,提高了实训效果。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自主开发了部分教学资源,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内容包括 PPT 教案、微课、课件、教学案例、理论试题库等。学校所有教室和实训车间均配备多媒体系统,教师全部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学校根据企业要求和学生的特点,注重校本教材研发,编写了更多更好的符合企业要求、让学生容易接受理解的校本教材。

 

3.2.8教材选用

学校制定了《教材建设及教材选订管理制度》,学期初由各教研组组织任课教师按照省市规定选报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高质量精品教材,由教务处审核报主管校长批准,再经省市主管部门,通过正式渠道订购。公共基础课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劳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专业课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劳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为主,自始至终拒绝盗版教材,从未使用过非正式渠道教材。

 

3.3 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培养与培训,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派出教师参加培训学习、技能提升等。2018 年安排 27 名教师下企业实践,涉及电气运行与控制、机械设备维修、汽车制造与检修、物流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企业生产工艺、生产岗位的熟悉度。一年中,学校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外出学习、企业培训达 83 人次,总培训学时达 3296 学时以上

在加强外出培训的同时,学校注重校内培训,年内组织了教务管理系统、教学资源库平台使用、办公 OA 系统使用、微课制作、教育成果展示等现代教育技能培训,大大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的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8 年,我校教师在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1 个;在河北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1 个,二等奖 1 个,三等奖 1 个;在河北省创新杯说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1 个,二等奖 1 个,三等奖 1 个;在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1 个。充分发挥名师的骨干示范作用,做好年轻教师和后进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在 2018 年的“青蓝工程”中,安排实习指导教师一对一辅导,促进了优秀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2018 年河北省第二届“汽车发动机检测与维修”教师技能大赛,我校从参加技能竞赛的 33 所学校中脱颖而出(其中高职院校 21 所、中职院校 12 所、参赛人数 99 人),成绩喜人,荣获团体二等奖。

3.4 规范管理情况

3.4.1教学管理

学校认真落实部颁《专业教学标准》、省教育厅《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定》,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一是探索和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实行“学校—系部”二级管理,设立教务处和专业系,部门管理职责权限明确;二是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完备,实施计划管理,除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外,教务处在每学期末均组织对专业系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的督查,确保了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执行、有检查、有总结,部门教学工作计划与总结齐全;三是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不同课程的岗位要求,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规范程序编制了课程标准;四是学校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方式,全面实施月技能考核积分制度,对学生进行多元考核,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五是将学生评教的结果纳入教师学期业绩考核之中,实现了教师多元化的考核机制。

3.4.2学生管理

学校以学生管理工作为重心,以文明学校创建为抓手,通过落实“十件小事”,抓好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改进教育管理模式,实施学生分类教育和管理;通过主题教育实践、传统文化进校园、心理健康辅导讲座、读书竞赛、宪法精神进校园等系列主题活动,不断提升学生职业素养;通过国防教育示范校创建、心理健康示范校创建、文明校园创建、毒品预防教育示范校创建等阵地建设,不断提升学校德育管理水平;通过河北省班主任素质大赛、全国德育说课大赛和线上线下德育课堂模式等载体,学生管理成果享誉全国。2018年6月,王怀平校长作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唯一代表,在昆明举办的全国新时代中职德育工作创新发展培训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受到与会专家及各地领导的一致好评。

3.4.3安全管理

学校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要求,坚持以“生命为源,平安为本,质量为纲”的安全工作理念,立足学校发展,树立大安全的思想,围绕“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防控”的双控体系,认真开展各项安全防范工作,重点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师生自我保护能力及安全防范意识,构建了“党政通责,一岗双责,分级管理;人人有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管理模式,全年学校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3.4.4管理队伍建设

学校注重管理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渠道,提升中层管理干部队伍职业素质和管理能力。一是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定于每单周三下午为专题学习时间,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管理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二是加强岗位培训力度,每年制定培训方案,及时稳妥地、有计划分批分期地选送管理人员外出培训学习,开拓视野,增强创新意识;三是优化工作作风,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了工作秩序,实行中层以上领导佩戴胸牌上岗,要求所有干部时刻高标准、严要求,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四是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学校制定了《中层干部考核管理办法》,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存入干部考核档案,作为干部个人提拔任用、奖惩、晋职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激活了用人机制,逐步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氛围。
       3.4.5 教科研管理
       学校成立教研室,全面负责教研活动,学期初制定具体的教研计划,以教研组为单位实施,教研室根据《教研组工作考核方案》进行督导检查,做到组织有序、制度完善。教研室每周对课堂常规落实、超周备课、提前侯课等情况不定期督导,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每周组织一次公开课,每学期开展一次示范课及论文、课件、教案、微课评比活动,组织教师听评课。本年有 72 位教师参加了校级公开课,有 20 个微课、28 篇论文、49 个教案、36 个多媒体课件参加校内评比。同时我校教师与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教师利用合作办学的机会,进行了数学、语文、英语、德育学科研讨会及传统文化进课堂和双语课堂教学集中讨,通过教学研讨为学校学科信息化建设、各项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学校以国家级课题研究为依托,分阶段组织课题研讨会,展开校级课题立项研究。2018 年共申请国家级立项课题 3 个,另有 5 个国家级课题顺利结题,结果正在评审中。

3.4.6财务管理

根据财政部颁发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国家有关财经法规,修订和完善了《学校财务管理办法》《学校财务收支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学校财务报销制度的有关规定》等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了《内控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财务报销程序,加强了财务制度建设。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对学校各项经济活动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按照“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原则,合理安排资金,严格执行财政预算,完整、准确地编制预决算,依法积极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确保了收支平衡,如实地反映了学校财务状况,充分发挥了财务核算、控制和监督职能,保证了学校资金安全及合理使用。

3.4.7后勤管理

学校建立了严格的后勤管理制度,完善了《财产管理制度》、《低值耐用品、易耗品管理办法》《教室财产管理制度》《宿舍财产管理制度》《物品采购制度》《食堂管理制度》等。实行分级管控、责任到人、定期检查、责任赔偿,学校总务处、计财处、使用部门分别建立台账,总务处每学期检查核对,确保学校财产使用保管清晰、不流失。对低值易耗办公用品的管理,学校建立台账,购入、入库和发放时有经管和领用人签字,明确入库和领用的审核、数量、时间、部门、用途等,保证需要、杜绝浪费。校舍管理和设施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学校安排专人负责,每日巡查,每周反馈,及时维修,定期维护,对提高学校财产利用率、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3.5 德育工作情况

3.5.1德育课实施情况

学校重视德育工作,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按其功能相互渗透,互相促进,不断推进德育教育的深入实施。一年级开设《道德法律与人生》《经济与政治常识》《中华文化基础教材》《时事报告》《通用管理能力》《国学传统教育》、6 门德育课程;二年级开设《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心理健康》《创新与创业》《哲学与人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用管理能力》《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迹读本》《时事报告》8 门德育课程。

3.5.2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将“职业素养”作为校园文化核心,确立“合”字(“合德”“合技”“合风”“合意”“合行”)为校园文化之魂。先后建设完成办公楼、教学楼、校展中心、社会培训中心、匠心园、中心广场、禁毒教育示范基地等文化建设布置,弘扬工匠精神,职业素养,营造出“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特色文化氛围。同时依托古诗词诵读、静宿读书、十八岁成人礼以及“颂祖国、美校园、燃青春、聚能量”班级社团活动展示、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育人氛围。

3.5.3文明风采活动开展情况

学校把文明风采的竞赛主题与学生养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形成了鲜活强大的育人整体合力和生动活泼的德育氛围。一是组建指导教师队伍,潜心研究,指导学生参与活动;二是成立学生社团组织,相继成立广播站、礼仪队、鼓乐队、合唱团、文学社、志愿者协会、文体兴趣小组等十余社团组织;三是定期组织开展活动,每年组织一次社团文化艺术节,组织参加省文明风采大赛及元旦师生联欢、迎新生联欢会等活动

3.5.4团组织学生会建设及活动

学校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所有班级配齐班团干部;每年秋季举行一次学生会选举,及时补充新鲜力量;充分发挥学生会在学生工作中的自管自律作用,建立国旗队、纠察队等协助完成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校团委基础工作扎实,团活动丰富新颖,被共青团河北省委评为河北省中职学校“五四红旗团委”。

3.6 党建情况

学校拥有健全的党总支组织,党员 74 人,党支部 4 个。2018年学校严格党建工作,坚决执行党支部工作条例。通过发挥支部作用,完善各项建设;通过改造党员活动之家,不断加强党建阵地建设;通过拍摄党建宣传片,不断总结党建工作经验,2018 年学校党总支被列为曹妃甸基层党建示范点。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实现无缝对接。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市场调研,参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研究,提供体验式、顶岗式实习岗位,并安置学生就业。每年5月份、12月份学校安排毕业生就业大型推介招聘会。学校与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曹妃甸分公司、北京首钢机电有限公司曹妃甸检修分公司、唐山曹妃甸工业区长白机电设备检修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工业区首瀚鑫实业有限公司、首安工业消防有限公司曹妃甸项目部、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上汽唐山客车有限公司、天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韩京(唐山)电工材料有限公司等36家大中型行业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办学关系,年内又新增北京首钢机电有限公司迁安电气分公司京唐分厂、北京市城南橡塑技术研究所、五冶集团首钢检修分公司、唐山冀东发展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热力重达(唐山)换热设备有限公司等6个合作企业,同时与天津立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韩京电工材料有限公司、非凡广告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

学校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企业入校、教师入企、共建实训基地等模式,形成了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逐步探索学徒制教学模式,既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又为行业、企业提供了大批合格的技术人才,同时还为数以千计的学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实现了三方共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2 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广泛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实训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学生实习工作中,学校根据上级要求,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制定了详细的学生顶岗实习计划,签订顶岗实习三方协议书,选择规模较大、管理规范、实习设备完备、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实习,并选派优秀指导老师跟踪指导。截至目前合作企业单位达36家,覆盖我校各个专业,2018年共有430名学生顺利参加顶实习。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

学校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先后加入了河北省曹妃甸工业区职业教育集团、滦南县职业教育集团、迁西县职业教育集团;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学校与北京奥鹏远程教育中心有限公司、北京电气工程学校、北京商务科技学校、天津经贸学校等均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作为天津科技师范大学的教育实习基地,2018 年,学校共接收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实习生 19 名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教育实习,既缓解了学校师资紧缺的问题,又有效安排了实习生的岗前实践,实现了两校双赢。作为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曹妃甸分校区,今年 6 月,学校共接收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 235 名学生进行了为期 15 天的金工实习。在课堂学习与亲身体验中,北京学生见识了平时很难接触到的设备,深化了学生金工实践技能,同时双方在校园文化建设、师资培训、课程设置、德育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是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曹妃甸分校成立以来的又一次跨域式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起到了积极地助推作用。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目前,我校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了数千名技能人才,他们现已成为各行各业基层岗位上的业务骨干,在对近年毕业生就业后的满意度调查中,90%的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思想道德修养好、事业心与责任心强、专业技能过硬、心理素质强、协作精神好。在近 3 年举办的人才招聘会上,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需求旺盛,每年都提供 500 个以上的就业岗位。区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我校办学予以高度评价,学校 25 篇典型经验做法在《河北经济日报》《河北省职业教育网》《唐山人才就业周刊》《曹妃甸报》《曹妃甸快报》《唐山教育网》等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

5.2社会服务

5.2.1 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各类培训和技术服务。

学校坚持全日制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双轮驱动”职业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类培训。2018 年开设各类培训班 45 期,培训人数为2210 人。其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共 4 期 200 人,建立了爱东农业、良牛农业、会达水产、兴达水产 4 个新型农民培育基地;社区教育开设书法、绘画、太极拳、茶艺 6 个专业的老年培训班,7 个教学班共培训 329 人;天车、叉车、电工、焊工、花艺、电脑、员工素质提升等专业培训共培训 34 期,培训学员 1681人,为加快推进群众文化事业繁荣、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5.2.2 发挥职能特点,努力开展成人学历提升服务。

学校推行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互融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教学与生产实践合一,面向社会开展本科、专科高等学历教育。2018 年,改变以往的“等学员上门”的观念,分析形势,统一思想,加大宣传,深入挖掘潜在生源,努力增加数量,提升办学质量。成人学历教育招生 853 人,超出计划人数 22%,目前在籍注册达 2506 人。同时积极发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服务功能,对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开展技能鉴定工作。

5.2.3 积极承担大型接待活动

学校现为曹妃甸区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站,为区域内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专业支持;多次承接兄弟学校来校参观及经验交流活动,滦南职教中心、玉田职教中心、乐亭职教中心、山东淄博信息工程、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等兄弟学校,分别就月技能考核、学校建设、学生管理等来我校进行参观交流。我校郑艳霞老师多次受高等教育出版社、河北省教育厅、唐山市教育局、衡水市教育局邀请,做说课展示和经验分享,学校办学模式及学生德育、技能培养工作广受社会好评。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学校全年经费严格执行预算,做到了专款专用,确保了收支平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5200元,主要用于学校日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实验实训、技能大赛、课程改革和设备日常维修维护等方面的费用;河北省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拨款250万元,主要用于校舍维修改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和校园环境建设等,包括政策性经费落实情况、生均拨款、项目投入等。

6.2政策措施

6.2.1强化党委领导学校发展方向,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各项工作,定期召开校长办公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表决学校重大工作,保证政务公开透明。

6.2.2曹妃甸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区政府将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出台各类文件将职业教育列入政府对相关部门的考核目标,保障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重视职业教育招生工作,将职业教育学生入学率作为初中升学考核指标,普职比达到1:0.7。学校办学有充分的自由权,根据学校教学需要,按照相关规定由人社局下半年安排招聘17名专业课教师,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7.特色创新(附后)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 四融合 ” 国防教育 , 助推学校健康发展

 

一、活动背景

针对我校生源广泛、构成复杂,除本地生源外,近 1/3 来自周边县、区及外省、市,多数学生为初中分流而来,具有文化基础薄弱、自制力不强等共性,且以单亲家庭居多。就家庭教育而言,家长文化水平偏低、参与程度不强,学生在习惯养成上表现较差。就学生自身素质而言,无论是书写与表达能力、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意识、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都低于普通高中学生,不求上进、无所事事的“问题学生”较多,厌学、混学、逃学、辍学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学生甚至参与寻衅滋事,严重阻碍着学校教育目标的实施。同时,由于受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个别学生极端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精神扭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明显问题。这使传统的德育和管理模式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同时,用人企业在招工过程中越来越看重的是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如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实行教育,是学校一直探讨研究的问题。为此,学校从“严管理,重细化、促养成”角度出发,借鉴国内、外兄弟学校的成功做法,在认真研究校情、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从 2008 年开始探索实践“四融合”国防教育工作。

即:将国防教育“融入学生管理、融入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融入课外活动”,实现“一日生活制度化、学生行动军事化、教学秩序规范化、课外活动群体化”的管理目标,有效地增强了国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主要内容

1、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将国防教育融入学生管理

学校实行准军事化学生管理,落实半军事化门禁、军事化作息、军事化内务整理、军事化列队行走等制度,努力营造“一日生活制度化、学生行动军事化、教学秩序规范化、课外活动群体化”的管理氛围。推行准军事化门禁制度,门口设立岗台,由 2 名值周学生统一着军装站岗执勤,与值班领导一同担负维护校园及周边秩序的任务。为时刻提醒学生学校是准军事化管理单位,必须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校园作息改电铃信号为军号,按起床、集合、出操、洗漱、吃饭、上课、熄灯、课间操等不同任务,吹响不同的军号信号。学生按不同信号传递的信息,完成各项规定动作。每天,嘹亮的军号响彻校园,回荡上空,成为校园最美的乐章。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严格落实规范化管理,即 规范内务, ,免费为学生配备统一的床垫和铁皮橱柜,学生被褥要叠成“豆腐块”,鞋跟与床外沿对齐,刷牙杯子要成一条线; 规范 “ 两操 ” ,早操时各班在宿舍区空地整队,由号长带领学生跑步进入学校运动场,并组织整队,清查人数,向当班教师(教师立正姿势)报告。出操过程中,由号长发起跑指令并发布 “一二一”等指令,保持队伍步伐整齐,值班教师注意随时点评。课间操时,各班迅速到指定集合位置整队,整理衣着,跑步带入操场。当班体育教师按广播操队列调整好队伍并发布衣着整理、军姿、做广播体操等口令。 规范课堂,学生提前进教室坐好,将书本放于课桌右上角。上课铃响后,教师走向讲台,师生互礼后开始讲课;规范行为,组建学生自我管理纠察队,统一着装,佩戴标志,课余时间穿梭于整个校园,随时对不良行为进行纠察。通过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和开展国防教育,我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2、坚持学生军训及入学教育,将国防教育融入学生德育

学校坚持每年春、秋两次新生军训,聘请现役军人来校进行为期 10 天的军事训练。中间穿插入学教育、军事讲座、礼仪教育、野营拉练、革命传统教育、内务辅导等内容。军训结束后,组织宿舍内务评比大拉练,组织全员阅兵暨开学典礼,以此来检验军训成果和德育效果。学校创立“静宿读书”板块式德育教育新模式,确立了融国防知识,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健康知识等十个板块的学习竞赛活动。采取全员学习、笔试初赛、择优决赛、现场竞答等形式进行。同时,为保持军训及入学教育成果,使其发挥常态化作用,学校从人武部聘请一名军事教官长期担任军事指导,设立校园军营,组建 100 名文明使者队伍,披挂绶带标志,分散在学校每一个角落,发挥“表率、监督、提示、服务”四方面作用,以此对校园列队行走、排队入场、仪表整洁、语言文明等实施有效的监督提示。

 

3、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国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一方面,学校把课堂教学作为国防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采取“结合、渗透”的教育原则开展国防教育,充分体现国防教育的内容。如德育课和语文课学科教师都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渗透国防教育,并把它作为课堂教学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目标之一。其它学科教师也要根据教学内容有机渗透国防教育有关知识,并将其作为教师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评价标准之一。课程安排上,每班隔两周安排一节国防教育课,班主任为主讲教师,使用统一的校本教材。实 施 全 员性 的 国 防教育。另一方面,将军人 的 作 风引入课堂,从物品的摆放,听课的坐姿,回问的站姿等方面,按照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

 

4、实施活动渗透,将国防教育融入课外活动

校园文化中融入国防教育元素,建立国防教育活动展室,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校园设立国防教育宣传长廊,校园广播站开辟国防教育专栏,宣传国防教育活动。与人武部、国教办、当地驻军等开展军校共建,定期组织参观军营、来校讲座、应急演练等活动。每次学生集体活动前,全体学生站军姿 2 分钟,以此来体味军人风采;高声背诵学校自编的《做合格中职生》《做文明中职生》《做优秀中职生》等规范,以此来体验军人的豪放。课间操开设“历史上的今天”,对学生进行综合性教育。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军队抗洪抢险,舍己救人,英雄模范事迹等题材的影片,并邀请武警官兵、消防官兵来校进行擒敌表演,消防演练等活动,使同学们开阔眼界地同时,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中体验军人风采,接受安全教育。

三、实施过程

1、学校建立国防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学校党办室、学生处、各专业系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对活动实施有效监督与指导。

2、学校成立国防教育办公室,与学生处合署办公,聘请一名区人武部民兵训练基地教员长期担任学校军事教官,全面负责活动的实施。

3、学校健全《国防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准军事化管理实施条例》《学生军训实施办法》等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增强活动的可操作性。

4、建立国防教育指导教师队伍,按照班级建制,明确班主任为各班指导教师,并做兼职教员。完成隔周一节的国防教育课堂教学,日常国防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等。

5、强化宣传动员,每学期召开全校学生动员大会,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深刻领会国防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动员全校学生积极投身到活动中来。“校园之声”广播站开辟“国防之声”活动专栏,及时传递活动信息。每天课间操宣讲时间,及时通报活动典型和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地推进了活动的开展。

 

四、活动效果

“四融合”国防教育活动的推行,受到了在校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同。在校学生反映,“这种严格而有序的生活,使我们养成了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做什么事就要把什么事做好的习惯”。新生家长反映,“孩子上职校才一两个月,就象长大了好几岁,自己的事再也不想让大人操心了,懂事多了”。从东北、唐山等地慕名送孩子前来就学的学生家长反映,“把孩子送到贵校,不光是冲着孩子将来能在曹妃甸就业,关键是看中了这里严格的管理。在你们这所学校,孩子受到的是军人的教育,学到的是过硬的技能”。

通过近十年的实践,“四融合”国防教育活动收到很好的实践成果。集中表现在:一是学校完成了《“四融合”国防教育实施方案》《准军事化管理实施细则》《学生规范手册》《学校管理制度汇编》以及《班级管理经验论坛汇编》等规范性文件及经验材料,构建了“四融合”国防教育的基本框架;二是锻炼了一批热心德育创新的骨干教师和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班主任队伍,为曹妃甸新区企业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实用型技能人才;三是学校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实现了明显好转,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得到企业的一致认可和当地政府、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学校也获得了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名牌学校、河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北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河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唐山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曹妃甸区先进学校等殊荣。学校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德育提高了学生素质,带动了学生就业,拉动了学校生源,促进了学校发展,曹妃甸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已成为唐山南部较具社会影响力的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

五、案例总结

通过扎实的“四融合”国防教育活动实践,我们深深地感到,国防教育是我校学生德育教育的需要,是学生管理的需要,更是为企业培养高素质员工的需要。通过努力,我校在国防教育阵地建设、教育活动、军事训练、准军事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连续多年被唐山市评为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唐山市优秀国防教育示范基地。2018 年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每年近百名学生,从学校步入军营,成为曹妃甸区主要兵源地。

 

搭建培训平台 助推经济发展

 

——“双轮驱动”开辟曹妃甸区职业培训新天地

 

一、实施背景

随着曹妃甸的开发建设的深入,特别是党中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后,曹妃甸发挥区位优势抢抓机遇,成为首都战略功能区和协同发展示范区。目前,首钢京唐钢铁有限公司、华润电厂、华电重型装备制造等 135 家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各大企业的入驻,各类人才的聚集,各个层面人员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不同的群体对培训有着不同的需求,学校通过充分调研发现,除了企业、行业需要培训之外,新农村农民、城镇老年人对培训的需求也是非常迫切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的生力军,着力提升我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生产经营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既能解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还能有力地推动我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势在必行。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群众的思路,通过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和创新手段等途径,扎实开展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本土特色浓郁的老年人兴趣教育培训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渴求。

 

我校作为曹妃甸区内一所能够承接各类短期培训的多功能综合性办学实体,是河北省安监局认定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三级培训机构,是市人社局批准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是质监局指定的特种设备上岗操作证的培训考试点,也是首钢曹妃甸培训基地,“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党员双育工程培训基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近年来,学校提出全日制教育与社会培训“双轮驱动”的办学思想,本着“服务社会,树立品牌”的培训理念,紧密对接企业,抓内涵、提质量、强服务、创品牌,为区域企业培训大量的员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学校通过短训每年向曹妃甸各大企业输送大批技术人才,为有志者搭建了实现理想的平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和老年兴趣培训班开展的也是有声有色,促进了新农村全面健康的发展,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在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道路上培训工作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二、主要内容及实施过程

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目标,不断发挥职能作用,坚持长短结合,积极开展职业培训、新型农民培养及兴趣班教育培训工作,采取校内办班与送教上门相结合、岗前培训与岗中、岗后培训相结合、技术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形式,逐步形成了学校、企业、行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的职业培训格局。

1、扎实开展各类短期培训,服务社会发展需求

学校拥有河北省安全生产培训三级资质,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的用工需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及基地职能,积极开拓培训项目,除不定期开展特种作业人员上岗操作证、特种设备操作证、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就业培训外,还积极协调区内外各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党员双育工程培训、企业员工素质提升培训、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及区妇联、团委及区内各个单位安排的相关业务培训等,培训项目包括天车司机、叉车司机、信号指挥工、电工、焊工、高处作业、水稻新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大棚蔬菜水果的种植技术、职业道德、团队精神、从业礼仪等等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培训。在做好各级各类培训工作的同时,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和我区劳动力的现状,发挥就业培训基地的职能,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为学员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同时,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在发挥学校原有培训项目的优势的同时,借助其他兄弟学校的培训优势,取长补短,走联合办学之路,拓展培训的项目和内容,不断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目前与丰南志惠培训机构就月嫂培训达成合作意向,签订了联合培训协议;与英成公司就建筑行业特种作业培训达成合作意向。

2、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按照农业部、中央农广校的文件精神,我校充分发挥体系办学优势,于 2015 年开始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因组织周密,工作规范,2016 年被河北省农业厅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我们依托农广校,积极探索和完善符合我区实际、形式灵活、富有成效的培养模式,对农民进行精准培训。在培训模式上,我们采用“农广校+合作社+农户”的新模式,借助合作社这一平台,充分了解广大农户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通过组织、带领参训学员到山东寿光、乐亭县丞起、乐亭绿昕等比较有特色的农业园区、合作社、现代农业繁育基地参观学习,组织授课专家培训农户家里现场教学或指导,不断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受到农户的大力欢迎。此外,我们依托各成人学校设立 6 个“送教下乡”教学点,开设农村经济综合管理、畜禽养殖与疾病防治、淡水养殖、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现代观光农业经营 5 个专业,采取边学习、边生产、边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组织指导学员利用自己的责任田或承包的蔬菜大棚、果园、养殖场、加工厂等,建立了形式灵活的实习实训基地,聘请农业专家为学员举办专题讲座,深入田间地头,解疑释惑,现场指导,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广大学员学用结合,涌现出一大批成才致富典型。

3、稳步开展各类兴趣班教学,加快推进群众文化事业繁荣

学校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群众的目标,通过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和创新手段等途径,扎实开展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本土特色浓郁的教育培训。 一是指导扶植成立了有特点、有目标、有制度、结构稳定的民间社团,主要有太极表演队、戏剧社、舞蹈队、唢呐艺术团等,结合元旦、春节节等重大节日,举办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学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文化活动的主角、社会活动的主角,极大丰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 二是努力办好中老年培训班,培训班现开设电脑、书法、绘画、太极拳、茶艺等 6 个专业、七个教学班,利用校内优质的教师资源和外聘教师前来授课,学员们热情高,自觉性强,出勤率高,他们互相沟通, 互相帮助,互相分享,让老人在这里收获了很多乐趣,社会影响力日益提升。

三、活动效果

今年,培训处按照上级政府的工作布署,结合我区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形势和用工需求,主要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和员工素质培训,其中天车培训 8 期,叉车培训 2 期,信号指挥 1 期,低压电工取证 1 期,低压电工换证 1 期,焊工复审 1 期,登高复审换证 2 期,全区科级干部培训 4 期,全区学少团委干部培训 1 期,党员双育工程培训 1 期,全区中小学远程教育培训 2期,花艺培训 5 期,组织部年统培训 1 期,全区司法干部培训 1期,电脑培训班 2 期,华图教育培训 1 期,网通业务培训 1 期,本学期共培训 34 期,培训学员共计 1681 人,为首钢二期输送天车工近 300 人,极大的满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2018 年上级下达曹妃甸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 200 人,比申报任务多出 80 人。为确保任务完成,我校结合区农牧局主管部门多次下场(镇)调研、摸底,确定了学员遴选范围、培训场(镇)。培训任务按水产养殖和水稻生产技术两个专业分五期进行培训。其中水产养殖专业 96 人,水稻生产技术专业 104人。今年,经省农业厅批准设立唐山市爱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北良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唐山市曹妃甸区会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唐山市曹妃甸区兴海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 4 个新型农民培育基地,在新农培育实施过程中,我们积极发挥实训基地在培训中的作用,组织学员在会达水产公司、爱东农业进行了现场参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兴趣班教育的核心是以老年人为本,一切为了造福老年人,想老年人之所想,办老年人之所需。全年中老年培训班共开设电脑、书法、绘画、太极拳、茶艺等 6 个专业,共 7 期,注册学员 329 人,学员平均年龄 60 岁以上,学员们热情高,自觉性强,出勤率高,集体观念强,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回家后还努力练习。很多“老同学”既当学员又当志愿者,默默无闻地为培训班做工作,在大家的努力下,学员们的课程学习顺利结业,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好。

2018 年,学校各级各类培训共计收入 42.4 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四、案例总结

通过一年的努力,学校的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更好的贯彻了学校提出的全日制技能培养与社会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双轮驱动”的办学思路。但以发展的眼光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是校企合作领域和深度仍需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进一步创新; 二是高学历、高水平、高层次人才以及行业、企业能工巧匠引进困难; 三是培训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还不是很紧密,特色培训没有显现; 四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是部分专业设施设备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各类培训配套设施设备相对不足,场地受限等等,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全面推进曹妃甸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为学校的培训工作增添了新的动力,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将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树品牌,创特色,促进学校健康科学和谐发展,为企业保驾护航,为打造高技能技术人才搭建平台,为区域经济发展建设助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