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领导凭借匹夫有责的文化自觉和舍我其谁的教育担当,建立健全常态化校风学风建设工作机制,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创建校园文化特色与品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为了开阔视野,亲近智者,汲取智慧。学校组织教师到丰润文化馆、曹雪芹文化园、唐山抗震纪念馆和优秀传统文化圣地参加学习和培训。每一位学习者,或领导,或老师,都是怀着一颗至诚的求知之心,去聆听、去思考、去领悟,他们向古圣先师问道,向精粹文本取经,他们和纯净的灵魂对话,和高尚的朋友交心。在品味、感触、激荡、碰撞中,思想得到净化和升华。学成归来,如沐春风,他们与全校师生一起分享学习的体验、感悟和喜悦,让大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理解。
学校组织教学骨干定期举办“爱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座,邀请名师、学者亲临学校,引领师生学习和感悟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培养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校开展“开启智慧、点亮心灯“的专题讲座系列活动。邀请名师,名家,引领我们沿着先行者的足迹,沐浴职业教育的春风,走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天地。
学校开展“劳动最光荣”的教育活动,并邀请企业专家、大师、技师和学生家长参加。在互动环节中,一双双小手,触摸着建设美好家园的大手,感触着发明者的智慧,创新者的伟大,劳动者的光荣。
学校举办“工匠精神”辩论会。请企业工匠技师做裁判、点评。师生旁征博引,各抒已见,辨明了是非,提高了认识。
校园精神文化的内外兼修,让职教人如坐春风,找到了一把启心开智、明德近善的金钥匙。
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道虽学,不行不至。
校园精神文化折射出的光芒如盛夏的阳光,在校园里熠熠生辉。
举办教师“快乐阅读,放飞梦想 ”征文演讲比赛,让教师以读书为乐,用知识滋润生命底色。
学校开展经典文化读本晨读活动、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和师生诵读比赛活动,丰富和滋养这师生文化底蕴,净化着每个师生爱国爱家爱学校的精神境界。
校领导以身作责,积极实践。探望慰问重病教师,是仁爱之情的发扬;主动担任学生的人生导师,是责任之心的担当;每一次语重心长的谈心、每一天披星戴月的忙碌,都是无言的感召,无形的凝聚。
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教师越来越多,用言行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真正含义。
学校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室,开齐开足思政课的基础上,为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从“爱国、感恩、诚信”等主题的系列讲座,传授人生成长之道,播洒智慧火种。
护理专业开展“以行践言,一日一礼”示范活动,成为职教的一道亮丽风景。幼儿保育专业组织“感恩孝道,践行礼仪”汇报会”,让学生明白孝悌之道,懂得文明礼仪。汽修专业开展“感谢母校 回报师恩”汽车维修和检测系列公益活动 ,既展示了专业技能,也让学生懂得了报恩。
国学社、茶艺社、国学书画社、广场舞蹈队、合唱团等学生社团,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弘扬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
周一的升旗仪式,升国旗、唱国歌,齐诵成长宣言,把个人修养、集体关爱、家国情怀、理想教育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收到了良好效果。
校园精神文明之花在美丽的校园里落地生根,在师生的心田里茁壮成长,在收获的季节里绽放光芒!
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语说:“明德惟馨,修德必胜”。
学校落实“全员导师制”活动,每位教师都是学生的“成长导师“”“临时家长”,他们定期或随时与“临时孩子”吃一顿饭,谈一次心,让学生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疏解心中的烦恼。课余时间还与孩子们共同诵读经典,一起感悟人生。家长会上,一句“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便是对活动的最高评价。
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二十年爱心传递,照顾孤寡老人、服务残疾人同学的责任。他们到居民小区拾捡白色垃圾,清理小广告、做防疫志愿者,用真诚地服务,赢得社会的赞誉。
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从早晨齐声诵读文化经典、感恩词、唱励志歌曲开始;自觉践行《学生一日常规》已成为一种习惯。
一日三餐秩序排队,谦恭礼让,动作文雅;谨记传统美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惟艰。
宿舍里,叠放得棱角分明的方块被褥,统一摆放的物品,干净的窗台桌面,清洁敞亮的环境,是学生个人文明素养的展示。
教室里,同学们读经典、练书法、看视频、谈感受,敞开心扉,流露真情,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
学校以培养“有理想、有技能、有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要将职业教办成良心教育、希望教育,不仅让学生在职教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更要为他们规划好未来的发展,组织劳动技能竞赛,1+x职业职业技能考核,鼓励学生参加对口高考,拓宽成才与就业之路。
四、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归。
校园精神文化是一面旗帜,引领着师生的价值取向;是一种氛围,浸润着师生的心灵;是一个引力场,凝聚着师生的智慧和力量;更是一粒种子伴随冬季的严寒,贮藏在了全校师生的心底,等待着又一个万象更新的春天。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因为注入了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清泉,才使丰润职教这半亩方塘自然清澈,生机盎然。学校将继续“博学、善思、立业、成才”的校训,在校园文化教育的滋养下,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图文编辑:陈玲玲
审核:张 丽
稿件来源:唐山市丰润区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