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职教,木铎新声启芳华。新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新鲜血液,承载着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生力量。为夯实新入职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升其课堂把控与专业授课能力,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近日,曹妃甸区职教中心机电技术系精心组织开展了新入职教师公开课展示活动。副校长杨景悦、校务委员彭士业、教务处副主任朱童,“青蓝工程”指导教师韩玉、艾志芳、何丽琼及机电技术系教师共同参与听评指导,以专业视角为新教师成长赋能。
本次公开课覆盖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三位新教师以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贴合职教学生特点的授课方式,呈现了生动鲜活的课堂,尽显青年教师的活力与巧思。
教研赋能育匠心
樊欣荣《集合的运算》
樊欣荣老师以“实数运算”为类比切入点,自然引出集合运算的主题;随后借“两条直线交点”的直观概念,引导学生联想“交集”的核心内涵;接着依托“学生登记表”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带领学生探索“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原集合的关系”,清晰讲授了交集的概念、写法与读法;针对职教学生的学习特点,她分“有限集”“无限集”两类展开交集运算教学,同步安排学生即时练习与上台板书,对易错点当场点拨纠正,最后通过课堂小结梳理逻辑、布置作业巩固所学,课堂节奏扎实高效。
董辰《雨霖铃》
董辰老师以初中所学《关雎》《蒹葭》等爱情诗词导入,迅速拉近学生与古典诗词的距离;随后介绍柳永及其“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的身份,延伸对比婉约派与豪放派的风格差异,拓宽学生文学认知;课堂中,她先带领学生听示范朗读、纠字音,再疏通词意,重点聚焦“寒蝉凄切”“杨柳岸晓风残月”等经典意象,引导学生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最后深入探讨词中离愁别绪与人生感慨,让学生感受柳永词“铺叙点染、婉约深情”的语言风格,全程注重朗读品味与审美体验,助力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学鉴赏能力。
李姝蕾《Craftsmanship-Listening and Speaking》
李姝蕾老师以“1分钟折纸+1分钟优化作品”的互动游戏开篇,通过“初作品”与“优化品”的对比,自然引出“工匠精神(Craftsmanship)”的主题;随后用微信语音、短视频展示六位工匠的故事,引导学生判断职业、提炼工匠品质,同时穿插生词教学,贴合英语听说课的技能目标;接着组织小组讨论,用特定句式引导学生表达对工匠品质的理解;之后开展“猜主题—填细节—复述对话”三轮听力训练,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最后总结核心词汇与主题内涵,布置“采访身边工匠”的实践作业,并播放励志视频,鼓励学生在专业学习与未来岗位中践行工匠精神。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后,机电技术系教研团队以“青蓝工程”为纽带,联合“青方”新教师、“蓝方”指导教师及系部资深骨干教师,围绕三位新教师的课堂表现展开深度研讨。团队从教姿教态的规范性、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内容与职教学生认知特点的适配性、板书设计的逻辑性等维度进行细致点评,既充分肯定了课堂中“青方”对“蓝方”教学经验的有效传承,以及融入自身教学巧思的亮眼之处,也聚焦教学环节的衔接流畅度、师生互动形式的多元化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兼具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中肯建议。
每一次磨课都是成长的积淀,每一次反思都是进步的阶梯。此次公开课既是“青蓝工程”新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是师徒结对、团队教研、共同提升的契机,既展现了机电技术系青年教师在指导教师悉心引领下的教学潜力,也深化了“青蓝相济”的教研氛围,增强了教师团队的凝聚力。愿樊欣荣、董辰、李姝蕾三位青年教师在韩玉、何丽琼、艾志芳三位指导教师的帮扶下,步履不停且教且思,在职教讲台深耕专业、锤炼匠心,以饱满的热情与扎实的能力,助力职教人才培养,成就更好的自己。
来源:曹妃甸职教中心
机电技术系
